满山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散文叫鹃的女孩七篇毛竹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1)

叫鹃的女孩

我想到轩辕学校去,再看一看那颗,千年古柏。好多年没去了,多怪的校名啊!偏偏要用黄帝的姓,而且还是复姓。据说这所学校,原来是一座关帝庙,人称官庙,现在的人们,很少称轩辕学校,大多数人习惯上都称关庙学校。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轩辕学校的校容校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唯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那所学校的标志——千年古柏!凡是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学生,都忘不了这颗一人搂不合的千年古柏。粗壮的树身,由下往上越来越粗,在最粗处爆发了几十根椽子似的树股,争先恐后地呈v形放射般地扶摇直上,为校园撑起偌大一片绿荫。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过去了,千年古柏啊,你好像一点都没有发生变化,还是那么粗壮,还是那么高昂,还是那么沉默,还是那么坚强不屈,还是那么郁郁苍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千年古柏呀,你可记得,在你阅尽人间春色的,成千上万的少男少女中,可有一个名叫鹃的女孩和她的伙伴,曾在你的身下来来往往。她们追逐撵打奔腾跳跃笑语喧哗,下雨下雪,她们在你身下躲避。赤日炎炎,她们在你身下纳凉。就是那个女孩鹃呀,他把你——千年古柏,记入了她童年时期的日记,写进了他少女时代的作文。就是那个鹃呀,她曾把你当作,她那才华横溢的,含冤受屈的父亲。还记得吗?她几乎每天,都要给你浇一盆水。当她初中毕业离校时,她是最后一个离开你——千年古柏的怀抱。后来她父亲,平反了,昭雪了,工作恢复了,工资补发了,而她也迈进了重点名牌大学。后来,就是那个鹃呀,成了大学教授。再后来,出国了,定居了,可她每次回她农村的那个家,都要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轩辕母校,把你——千年古柏,默默地深情地探望。她从远处望,又从近处瞧,伸出手慢慢地抚摸,又伸出两臂紧紧地拥抱,最后把她那红润的面颊,贴在你粗糙的全是扭曲的竖纹的身上,摩挲着,侧耳倾听,热泪滚滚,长吁短叹,不能自已。末了,还要和你合影留念,她说,你——千年古柏,真是她那才华横溢、威武不屈、值得自豪骄傲的父亲!千年古柏啊,能有这样的学生,如此对待你,我们也为你自豪骄傲!她的名字,你忘不了的,就是那个几乎每天给你浇一盆水的,叫鹃的女孩!

(2)

杜鹃

杜鹃者,花鸟同名也。据说杜鹃鸟叫唤得满嘴流血,那滴在地上的血便孕育了万紫千红的杜鹃花。然而杜鹃鸟则是一种道德品质极为恶劣的,让人难以原谅的鸟。大千世界千奇百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此时此刻,面对如此大面积的红得即将燃烧的杜鹃花,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望着这样壮观的杜鹃花,令人想到的是漫山遍野,不,简直是万山红遍。人在花中行犹如鱼在水中游,是一种绝美的视觉与嗅觉的享受。第一次看见杜鹃花,是在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结尾。那漫山遍野红烂漫的杜鹃花,简直映红了天映红了地,她象征着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和美好前景。杜鹃花花色品种较多,居然还有白色的以及黄色的,但常见的是红色,而红色又可细细地分为好多种差别不大的红色。杜鹃花属灌木但也有极为罕见的乔木,杜鹃花团结得很好,总是一丛丛一片片漫山遍野万山红遍,最终成为如火如荼的气势壮观的花的海洋。有一种杜鹃花的颜色很像桃花,让人感到艳丽而明亮热烈而温暖。虽说人面桃花相映红,但人面杜鹃花就不能相映红吗?不仅能映而且还会映得更加动人。我爱桃花,但我更爱杜鹃花,虽然杜鹃花不结桃子那样的果实。因为在我看来,杜鹃花她更像花,她是专业的花,而桃花则好像是业余的。杜鹃花好像基本上都在南方,北方也有较少,但兴安岭那一带最多。样板戏里面就有一个叫《杜鹃山》,这故事发生在南方即安源煤矿那一带,据说井冈山那一带的杜鹃花被人们称作井冈鹃。朝鲜人把杜鹃花叫做金达莱,中国把杜鹃花叫做映山红或满山红。据我所知,西安蓝田的王顺山就又一颗乔木的杜鹃花,这也太罕见并奇怪了吧。

(3)

说给大姐

大姐,当我离别你的母校时,你母校最后边的楼房正在施工,在你的母校我只呆了两年半。往西,我去过中学。往北,我去过绣岭的几所小学。往南,我去过灞河甚至去过水陆庵,尤其令你想不到的是我曾与人去过普化的山里边——象弯。往东,医院,在景靳看过一次露天电影,还给景靳大队的一个小队开过一次社员会。寒冬腊月里,我曾率领我班的学生吹着哨子在黎明时分从普小跑到景靳的最东边,再从最东边跑回学校,那时间一弯新月恰好挂在景靳村高高的树梢……我认识景靳的景运杰老师,靳经正老师,靳世英老干部,靳芳利老师,景红利(景红军)同学。第一次进普化坐的竟然是靳经正老师的自行车,不知他老人家是否还健在?若见面请带我问好。蒲师咱乡党杨斜的林永峰又是你的同乡,你可能也认识他,此人朴实无华忠诚厚道。要说普小你母校的教过你的老师,除过景运杰老师、马成年老师外,我估计可能还有李集敖、李鸿章、夏森虎、王青霞等老师。我离开你的母校时,街道的影院刚刚落成。记得普化街道的会是三六九,与泄湖街道的会一模一样。我前后走过了8所学校,而大多数都距离灞河不远。没事了或热天,一个人总爱到灞河游玩。普小两年半后,我便去了灞河以南的终南中学,在林场的隔壁,在这所学校我只呆了半年也就是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后我便上了原。在这所学校时,我曾与两个老师去过一个叫黄龙岔的地方,他们买椽我是跟着游山玩水。印象中,终南中学很僻静而且山清水秀。这所学校附近,也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而且河里竟然有一条暗绿色的很长的一条水蛇……人生如梦,一晃30多年过去了,真希望有朝一日能旧地重游。再见了,大姐。

(4)

说野

就我所知,山里边有野韭菜野蒜野葱……这些带“野”字的野菜,还有那些不带“野”字的野菜,比之于正儿八经的非野菜似乎更讨人们的喜爱,因为非野菜司空见惯吃腻了很想换换口味,尝试一下新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分钱不花的,自生自灭的山肴野蔌的美妙滋。味植物是这样,动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肉吃腻了,鸡鸭鹅吃腻了,于是带“野”字的动物比如野猪、野兔、野鸡、野鸽,有野鱼吗?鱼本身就是野的。有野鸟吗?鸟本身就是野的。有野猴吗?猴本身就是野的。有野穿山甲吗?穿山甲本身就是野的。虽说野的动物比非野的动物好吃,不需花钱,但现在好多野生动物都受国家法律保护,是不能像古人那样肆无忌惮地随心所欲地去大吃特吃了。有人喜欢非野花,但有人似乎更喜欢野花,就连丈夫出门妻子也要千叮咛万嘱咐他,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好像野的东西似乎比非野的东西更野,更令人欢欣鼓舞并神采飞扬,似乎野的比非野的更迷人更刺激,于是野女人野男人便应运而生。野女人是针对有妻的男人而言,野男人是针对有夫的女人而言,故婚外情或婚外恋之中的野女人与野男人,就成了他或她走火入魔、不遗余力甚至终生追求的、刀尖上的诱饵。诗曰:

人生如梦何时醒

醒来仍然在梦中

终生追梦求梦圆

到死方知两手空

故曰:野菜可以挖,野花可以采,野生动物(有些)可以吃,但野女人与野男人,这迷人的刀尖上的诱饵,千万不能吞,谁吞谁挨宰。

(5)

我最喜欢的相声

我今年55岁了,长这么大我最欣赏的一个相声,便是金炳昶与人合说的——《下棋》。这个相声之所以引人入胜,便是作者把电影的经典台词,恰如其分地源源不断地,滴水不漏地天衣无缝地,运用到了下棋的每一着乃至整个过程。故作者通过下棋者的口,既帮助观众重温并享受了经典精彩的台词,又让观众看到并听到了下棋者对对手的残酷戏弄与无情嘲讽。从而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得意忘形的,欲置他人于死地而后快的棋霸的丑恶形象。而这一形象的塑造,都是从说学逗唱特别是唱这个方面进行的。你听《追捕》的插曲,啦呀啦……几乎贯穿下棋的整个过程,下棋者自己一边下一边唱,还一边嚷嚷,洋洋得意,得意洋洋,蛮横无理,盛气凌人,完全置对手的存在感觉、心理、承受于不顾。如此一来,即便最沉着最老练的对手,此时此刻也不免心慌意乱而手忙脚乱,先从心理上输给了对方。你说这棋如何能下赢呢?人常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而这位下棋者不光旁若无人地唱,而且还不停地大声地嚷嚷,用电影的精彩台词嚷嚷,后来竟然又现编歌词,再度地再现《追捕》的插曲,特别是最后的一句嚷嚷——你看你那模样,跟那横路敬二似的,是对对手的致命一枪。

(7)

那麦粒色的她

要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也曾到过我们村,帮我们夏收不到10天。那是43年前一个夏天的傍晚,门前的公路上几里长的知识青年的大部队正急速东进,根本望不见它的头尾。于是一支不到20人的小分队,被分到我们村,生产队长举着双手欢迎,并很快与带队的老师协商好烧茶水做饭菜,让娃们洗手洗脸安排食宿,吃饱喝足后男女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这是一群正上高中的城里的男女学生,他们的衣着、他们的口音、他们的肤色、他们的气质,与我们农村人迥然不同,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干净清爽细皮嫩肉端端庄庄,现在突然让他们干这些收运碾打的苦累重脏的农活,他们一时怎能适应得了?于是劳动中便闹出了好多笑话,好在社员群众谁也没有责怪与笑话这些善良与莽撞的青年。虽说娃们对一些技术活一时还干不到位,但娃们的热情与干劲还是蛮大。记得有一位女生中等个,人较黑,其实那不是黑,那是犹如麦粒那样的颜色。这女生可能叫什么小玲,长得很可爱,浅浅的酒窝,一对弯弯的羊角辫儿,通情达理。据说学习很好而政治表现也很不错,总之,心灵手巧。她干农活时,特别是对讲究技术的农活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抬脚动手常常受到社员群众的夸奖与赞美。挨家挨户的吃派饭,他每顿总是一洋瓷碗,蹲在地上不言不传,而速度比主人还快。当主人还在刨碗底,她已经把碗筷洗好,腼腆的一笑挥挥手,算是与你告辞了。这女生据说是班里的文体委员,据说她还能拉能唱,而她笑起来两腮便浮出一对浅浅的酒窝,再加上一对弯弯的羊角辫儿,是那样的迷人与好看。10天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在他们贴出那张大红纸的感谢信后,就匆匆地依依不舍地与乡亲们挥泪而别…转眼43年过去了,当年十六七的她,想必现在已经一个花甲,成了一位孙儿绕膝的老人家,但我记忆的长河中,却总是闪耀着她那二八妙龄的亮丽与苗条,特别是那麦粒色的她,以及那对儿浅浅的弯弯的迷人的酒窝与羊角辫,其实那年我才11岁。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图来自络,版权所有

====================

原创作者:毛竹,网名竹正青青,西安蓝田人,诞生于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著有文集《灞水扬帆》。坚信人生就是奋斗撞响的钟声在宣告自己的存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