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要说这时节最治愈系的水果,非杨梅莫属!一颗,就能治愈仲夏的燥热,也在这爆浆般的嫣红的汁水中治愈浓浓的乡愁。优质的杨梅产自江南地区,这里自古就有着千年的古杨梅树。明代王象晋曾在《群芳谱》中说:“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说的就是浙江宁绍平原的杨梅,风味尤佳。
仲夏一至满山红
仲夏前后,是杨梅最出彩的时刻。一场又一场不期而至的细雨,再加上热烘烘的阳光烘烤,满山满坡的杨梅都变红、变紫、变黑了。
吸足了霏霏细雨,照够了明媚阳光,红得发紫的,轻轻咬开,就可以看见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染满了鲜红的汁液,那份酸甜让你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就连南宋诗人张镃也曾留下“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的感叹。
回味无穷夏令果
杨梅的外形很特别,我们平时吃的其实是它的“皮”,植物学中把这种果实类型叫核果。这一特性和凹凸的口感,让杨梅的风味在水果界独树一帜。
一年往往只有两三周是杨梅的时节。为了留住杨梅的美味,糖渍杨梅和熬成杨梅干后裹白糖都是经典的吃法,而盐渍的拥趸者也是不少。将新鲜杨梅泡酒更是夏日治愈腹泻的良药。若是将杨梅冻在冰箱的冰冻层,也可随时拿出,加上冰糖,慢慢熬一碗杨梅冰糖水,喝下顿时口中生津,沁入心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据说,采梅人上山采梅,虽日晒雨淋,也不会生病,而民间早已将杨梅作为除湿、消暑、止泻的美物。
恨不移根植上京
采摘杨梅不易,更不易的是它如此娇嫩,如何将其趁着新鲜送到人们的手中。杨梅保鲜期以小时计算,有“一日变味,两日变色,三日腐烂”的说法。所以古时的杨梅,大都为江南独享。
杨梅每年仅产一季,这种“过时不候”的特性让它被誉为世界上生命最短暂的水果。要是上市旺季无缘尝鲜,就只能望树兴叹了。这种时令性极强,又非常考验保鲜手段的特点,引来历代文人骚客的吟咏感叹。
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让世人皆知老饕苏东坡爱荔枝。但鲜有人知道,这个为了荔枝连家乡都可以不要的吃货,却在杨梅面前“见异思迁”了。他在杭州吟的一句“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生生用杨梅把荔枝比了下去。
而在江南人士的心中,杨梅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水果的存在。它更是一种乡愁,一种介于初恋般的情感寄托。一到这个时节,杭州湾大桥上车流不息,无数的上海人在双休日驾车前往大桥另一头的慈溪,亲手采摘杨梅,享受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当年客居京华的周作人,同样也对杨梅念念不忘,表示“不佞去乡久,对于乡味无甚留恋,唯独杨梅觉得无可替代”。
其实,与杨梅有缘的不止有文人墨客和老饕食客,更有保哥与其结缘颇深。今年5月,在杨梅之乡慈溪,保哥家的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已承保1.6万亩,提供风险保障万元。也许,你手中的那一份夏日酸甜,就曾接受过保哥家的保障关怀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