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当有仙山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8.html
对武当山一直有一种执念,如今却想不起这执念从何而来。好像是在哪里看过武当山金顶避雷针事件,笑过之后顺手查了资料,这座山就在脑子里留下了印子。又好像是因为那里的红墙绿瓦,时常浮现眼前又挥之不去。总之这座山在备忘录里躺了好久,终于去爬了。深夜给老朋友发消息:“好想去爬山。”“什么时候?”“后面两个周末有事,明天晚上去?”“可以啊。”约定好的事情都是实现不了的事情,好喜欢和我一样脑子发热,说走就走就走的朋友。随即定了票,商量着她如何翘班,我如何翘课。在不同的站点上车,早上天不亮被二狗叫醒,坐在车窗边上看了初进湖北的第一个日出。汉水是碧绿色的。在很多地方见过不同的绿色的水,湖北的绿又绿得不太一样。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忘了来处的诗句: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初冬的两岸倒没有起绿杨,许是清晨的雾还没有散尽,满山红的*的叶,衬得它的绿朦胧又清新。不由得感叹,长江给人印象最深是它的浑*与磅礴,却不想支流是这样温柔平静。下了火车,两个人挽着手在站台上蹦蹦跳跳,引得列车员也冲我们哈哈笑。都感慨,我们好像回到高中时代,只是那时候逃课去泡图书馆,这时候逃课去爬山。是越逃越远了。站在山脚下并没有一点离开城市的感觉,漫长的环山公路,游览车把人甩得头晕眼花。不过满山的*叶对于南方人来说,也算稀奇了。天气很好,时不时路过一棵柿子树、橙子树,也很惊喜。到南岩才开始了真正的徒步上山,可能是我们在城市里关得太久,走进林子里才有了大自然的感觉。一路上蹦蹦跳跳,你推我桑地玩笑打闹,冲对面山上的小伙伴嚎一嗓子,捡起石头想打下树上的梨子……下山的路人一波又一波提醒我们:小姑娘,留点儿体力,后面路还长呢。都没放在心上,真是太年轻了。上上下下,边走边嚎,也终于到了金顶。爬了很多山,很难有在顶上能够看到脚底群山全貌的,武当山的金顶称得上“一览众山小”,值得一上。回头朝山下望去,青绿的瓦,红色的墙,郁郁葱葱的树,连绵不断的山。其实武当山的特色在于道教,而不在山水。这么想来,也不能平白无故对它感到失望。金顶之下,人人认真严肃地跪拜祈福,只有我望着金顶上的避雷设施笑出了声。除去红墙绿瓦,这可能也是我爬上这个山顶的原因之一---一睹这个乌龙的真容。人真的很奇怪,明明我们平常有那么多的欲望和所求,但跪在神佛面前,却只记得平安、健康这些最简单的愿望。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神是不存在的。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却给了后人不少的精神营养和启迪。站上金顶前那一小块空地,身边跪拜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我在想,这么多愿望和祈祷,神真的能一一倾听一一实现吗?也许他们拜的不是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期望吧。只是有神的见证,这期望多了些实现的底气。冲着红墙绿瓦而来,然而对拍到的影像怎么也不满意。朋友当即发了冬季下雪的照片给我看,斑驳红墙里添不少雪白,应该是美的。那就留点遗憾,给下次再见。等雪来,再问道武当。附:武当山避雷针事件史料记载,金殿全部构件是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金殿建成伊始,就出现了三大奇观。其一是“祖帅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其二是“海马吐雾”: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有一头海马,每到夏季,当海马口中“吐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其三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耀眼夺目,遇物碰撞即发生天崩地裂的巨响。有时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武当山金顶金光万道,直射九霄,数十里外可见武当峰巅之上,红光冲天,其景如同火山喷发,惊心动魄,神奇壮观。更令人称奇的是,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于是,“雷火炼殿”就成了武当山金顶的最大奇观。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三幢建筑物粗俗简陋,三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三座建筑物,而金殿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碍手碍脚。近年来,有关专家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发现,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至于“雷火炼殿”,原因是武当山气候多变,云层常带大量电荷。金殿屹立峰巅,是一个庞大的金属导体。当带电的积雨云移来时,云层与金殿底部之间形成巨大的电势差,就会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也就是闪电。强大的电弧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而爆炸,看似火球并伴有雷鸣;而且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又巧妙地利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解放后,有关部门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想不到,这画蛇添足之举不仅使得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金殿后的一棵千年古松也因此而丧生,且“雷火炼殿”的奇观也完全消失。丹江口市于年再一次对金顶实施新方案,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这一次,防雷问题解决了,但“雷火炼殿”再也没有重现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