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音声声
吐抽丝之声
闻破茧之音
驿
乡村记忆之桃花满山红
文/王志华诵/姚建芳
点击绿色语音图标收听...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看着小区墙角淡淡的新绿,一首熟悉的老歌就在心头唱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美丽的故乡…”
阳春三月,故乡背后向阳的山崖上,不知从哪天开始,摇曳的荒草中绽出了一丛山桃花,朵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在桃枝上挨挨挤挤,椭圆形的花瓣,围了中间嫩*的蕊,灿灿的对你笑;绽放的花瓣,淡淡的粉;含苞的花蕾,艳艳的红;给荒芜一冬的山崖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时候,故乡的人们就拿起锹锄,走向粪场,背起篓筐,迈向田野,在耕牛悠长的“哞哞”声中,吼一腔“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翻山越岭我旺你来,阿个呀呀呆”,点碗豆,蹭山药,种筱麦,串胡麻,把一家的希望种在沟沟卯卯不规则的土地里。
一丛桃花的盛开,呼来了朋,引来了伴,它们赶集一般,占据了村前村后的山崖,土坡,争先恐后的开着,幵出一朵朵云,幵出一片片霞,村庄就笼罩在粉白的、粉红的云霞里。家家户户都能闻到很淡的清香,很甜的桃味。怪不得人们说,“三月桃花香千里啊!”
孩童们每天乐在十里桃花中。上北崖,嗅—嗅桃花香;爬南坡,尝一尝桃花甜。折几枝桃枝,编一个花帽,捉几回迷藏。玩累了,就躺在桃花下,摇一摇桃枝,沐一场花瓣雨。临回家,不忘折几枝含苞待放的,插在家里的空酒瓶里,能开好几天呢!“人间四月芳菲尽”,桃花凋谢的地方,桃叶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映衬着四月的杏花,一路向深绿去。
九月,桃叶也由深绿变成了微*,地里满是收割的人们,收工前,女人们忘了疲劳,爬上坡,一手撩起衣襟,一手拽一枝桃叶,上下一捋,桃叶满怀。
待一家人吃罢晚饭,将桃叶挑拣、焯水、晾干、切碎、入瓮,一块青石压住。三五日后,夹青绿的一碗,与山药丝拌匀,包在女人们巧手拓出的筱麦面皮皮里,饭桌上的菜角角就有了桃叶的清香,桃花的味道。
十月,地里山药刨完,筱麦、胡麻打麦场晾晒。坡崖上,一丛丛桃树,在秋风中,摇曳着有韧性的枝条,炫耀着一树绿茸茸的桃子。早晨,女人们罩着头巾,挎着篮子,去坡上采摘苦涩的毛桃。男人们肩搭麻绳,腰别镰刀,到崖顶砍割柔韧的桃枝。丽日朗天,金风送爽,不知道哪个调皮的男人,唱起了”对坝坝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粗犷高昂的歌声,在崖顶沟坡跌宕起伏。夕阳落山前,女人们摘回满满一篮的毛桃,摊在院里。晒干除皮后,取出心型的桃仁,捣碎,炒菜的时候,锅里饭里就有了油香味。男人们割回一捆捆富有韧性的桃枝,堆在台阶上,等五谷归仓,坐在敞亮的院子里,在冬日暖阳下,慢慢把桃枝去皮,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左编右绕,一根根洁白柔软的桃枝,就成了捞面的笊篱,放莱角角的筐爹。让农家粗陋的饭食,都沾上桃花的味道。
故乡的桃花,一年年的开了,带给人们春的希望,夏的蓬勃。故乡的桃花,一年年谢了,带给的人们秋的收获,冬的满足。
阳春三月,想念故乡满山的桃花!
作者简介诵者简介《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简介
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成立于年12月22日。
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是在原平市教育科技局指导下,教师志愿参加,教育科技局提供服务,面向全市广大教师的校园文学社团组织。
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的活动宗旨是:为教师的业余爱好搭建平台,为教师展示自我创造条件;丰富广大教师的业余生活,激发教师的热情,引领教育事业新潮流。
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的表现形式是双月刊《蚕音》和微刊《蚕音声声》。
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机构
顾问:高秀亭李秀文王彤郭志宏
申国华褚文忠冯伟虎
社长:杨虎田
常务副社长:刘平艳
副社长:宋卫国李存明刘舒芹茹万明
秘书长:赵二海
《蚕音》
主编:宋卫国
副主编:康国峰杨云霞张永飞赵建明
编辑:薛利锋
美编:童利平
《蚕音声声》
主编:刘平艳
副主编:张燕飞温雪琴武静
董家凤谭国*任建琴
编辑:刘珺
活动组
小说组组长:张永飞
散文组组长:赵建明
诗歌组组长:杨云霞
朗诵组组长:张燕飞
通讯组组长:姚建芳
主管单位:原平市教育科技局
主办:原平市教师校园文学社
社址:原平一中书院
社刊邮箱:ypsjswx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