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山村地处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东北部,全村下辖13个村民组人,是典型的高山村,也是革命老村。近年来,樵山村在区委组织部的帮扶下,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实施道路改造、发展特色产业、盘活红色文化等举措,让贫困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香榧林基地。
打通中梗阻铺就“幸福路”
12年前,樵山村与外界维系只能靠一条崎岖险峻的山道,外面的客商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出不去,造成了樵山的闭塞落后、深度贫困。年,樵山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樵山村资源十分丰富,但交通不畅不仅阻碍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也导致村民思想观念的落后,可以说是‘守着金饭碗出去讨饭’。”新明乡党委书记焦振龙说。
为了打通发展瓶颈,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樵山村民传承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苦干实干硬化了18.2公里的通村公路,从此打开了樵山通往外界的“山门”。近年来,区、乡、村三级合力打破交通瓶颈,年争取项目资金余万元,对樵山公路实施全线安保工程,提高公路安全等级,年又争取到投资万元的公路扩面延伸工程项目,完成进村道路拓宽并浇筑沥青。此后樵山村陆续修建桥梁9座、涵洞30余处,配套修建香榧林区道路2.5公里,对通村公路实施安保工程,增设错车道17处,确保群众出行安全便捷。“现在知道樵山的人越来越多了,农产品的销路也打开了,茶叶、香榧、檀皮等都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焦振龙说。
道路畅通后,樵山村又着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先后在余项、吕家、丁家等7个村民组新增千瓦变压器6台、千瓦变压器1台,实现电力设施的全面改造升级;完善12个村民组安全饮用水供水工程,解决了多户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村子里还建起了移动基站,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村民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电网改造助力生产生活。
香榧长成摇钱树书写产业“致富经”
走进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清香弥漫,沁人心脾。
此地古木林立,山高岭峻,终年云雾缭绕,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香榧树生长。作为全国第二大天然香榧林所在地,樵山村拥有5处香榧古树群,自然分布香榧林0多亩,其中相对集中的千株古香榧近亩。
然而,野生香榧树所产的香榧,产量低、口感硬,市场并不认可。为了充分挖掘樵山香榧的市场潜力,2年,当地从浙江诸暨引进了“细榧”,从品种上加以改良。“我们早前的香榧口感较硬,俗称‘木榧’。后来从诸暨引进的新品种‘细榧’,口感很松脆,产量也高。通过试种,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樵山村党总支书记汪卫国介绍。种植“细榧”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种植户也越来越多。
香榧采摘。
村民余孝宽家因摔伤致贫,后在村里的帮扶下,免费领取香榧苗种植香榧,并得到了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而今,他已经成为村里的香榧种植专业户,其承包的20多亩香榧,产量逐渐增多,收入也翻了几番。年,他家仅香榧收入就达到了6万余元。“今年预计香榧的收入能达到7万元。”余孝宽开心地说。
余孝宽家香榧丰收。
为保证香榧品质,提高樵山香榧的知名度,年,樵山村成立了曙樵香榧合作社,统一发放香榧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曙樵香榧”。
优质的香榧,也让村民们的“钱袋子”日益充实。近两年,樵山村香榧年产量平均达到10万公斤,产值多万元,村民人均增收0余元。年11月,樵山村还举办了首届“黄山区香榧文化旅游节”,接待来访游客多人,带动农户销售香榧余公斤。
黄山区香榧文化旅游节。
香榧产业不但带动村民致富,还带旺了人气。汪卫国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村庄整治,提升宜居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来采摘香榧、购买香榧,也让樵山香榧的香气飘得更远。
盘活红色资源开启农旅融合
樵山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茂密的树林、高耸的山峰构成了天然屏障。早在年,这里就组建了最早的樵山党支部。年,在这里建立了泾旌太边区中心区委。年,樵山建立了第一支游击武装,这里也逐渐成为皖南游击战争中心。年12月,有名的“83天保卫战”发生在樵山,泾县县委游击队和樵山民兵击退国军0余人5次进攻。
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近年来,樵山村积极谋划打造樵山红色文化公园,争取专项维修保护资金,修缮皖南地委、《黄山报》旧址,复原仙铜红色古道及樵山保卫战遗迹,串联整合全乡优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风景道,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为展示优质红色资源提供良好载体,为该区提供优质的红色学教阵地。
《黄山报》旧址。
“讲好党史故事、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继续聚力擦亮红色文化名片,把樵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推广出去,打响品牌,推动文旅事业更好的发展”。樵山村原党总支书记余孝洪说。
“农旅融合带动了农民的茶叶、香榧等农产品销售,还大大增加了村收入。有了物质保障,村里办事的底气更足了!”原樵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洪璟元介绍说。年,樵山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0元,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出列。
香榧加工。
接下来,樵山村将深入实施“红色文化”工程,深植红色基因,不断创新红色教学发展模式,打造经典红色景区,丰富产品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红色游与生态游、观光游、文化游、美食游实现融合发展。(作者单位: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委组织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征稿启事
?
往期推荐
个农户的幸福家园
“藕”遇小龙虾生活顶呱呱
团山村:文明乡风度“西门”
革新村:从“穷山沟”到“网红村”的蜕变
王家院村:党建引领带动村强民富
月亮河里“红米香”
翁羊村的“满山红”
“空心村”绘出文化振兴路祁巷村:废沟塘挖出“聚宝盆”
炭厂村:炭窑里走出的最美乡村
渠水润心田
编辑:齐元皎,刘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