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月季花小 [复制链接]

1#
点击"唯美诗文苑"免费订阅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作者:张兰洲

来源:唯美诗文苑(ID:wnbm-swy)

杜鹃花,别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排名中国十大名花第六,唐代诗王白居易曾有诗赞曰:“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故有“花中西施”之美誉,寓意繁荣吉祥、鸿运高照,花色绚丽多彩、花姿俏丽,观赏价值极高。杜鹃花属于落叶灌木,全世界约有种,中国约有余种,生于海拔~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杜鹃花据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山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杜鹃花灿若红霞,壮如红烛,漫山遍野,姹紫嫣红,成为春夏交替之季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更似一幅壮美绝伦的五彩画卷悬挂于天地之间。从上古时代至今,杜鹃花展示了五千年的神韵,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风风雨雨,它都依然如故,以漫山遍野的磅礴气势壮丽开放,开得那么自信,开得那么灿烂,犹如一面面艳丽多彩的旗帜飘荡于沟谷山畔,无不让人怦然心动!杜鹃花因其美艳动人而博得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讴歌称颂。比如唐代诗仙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南唐进士成彦雄的《杜鹃花》:“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唐代诗人李绅的《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杨万里的《明发西馆晨炊蔼冈》:“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杜鹃花颜色鲜红,仿佛是为国家社稷流血牺牲的忠臣烈士的鲜血染成,因此它又成为忠臣烈士的象征。北宋诗人梅尧臣将映山红种于坟前,将之与碧血丹心的苌弘相比,《种碧映山红於新坟》:“年年杜鹃啼,口滴枝上赤。今同苌弘血,三岁化为碧。因移新冢傍,颜色照松柏。”近现代后,坦荡热烈的杜鹃花进一步演化为革命精神的象征。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悦耳动听,将杜鹃花和不惧流血牺牲的红*相比,表现出人民群众对红*英雄的无限热爱与依依不舍之情。杜鹃花又引申为思乡,每当我看到电影画面中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心中思乡的情愁犹如滚滚波涛翻涌萦胸。我的故乡位于豫北平原,虽然没有山谷沟畔,也很难看得见那美艳无比的杜鹃花,但故乡的成片的花草树木,也如那红焰似火的杜鹃花一样,依然踏着季节的节拍独自开花结果,独自绽放妖绕,展示着自己最美的模样!故乡的父母,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同样创造着美好与幸福!衷心祈愿:父母健康长寿!故乡更加美好!好花常开,好景常在!人间处处是春天!唯美人生,从这里开始一个有营养,有价值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