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建党百年特别企划光耀神州的红军故乡澎湃
TUhjnbcbe - 2025/1/4 21:26:00
                            

1

八月

星期日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红军故乡》

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带领北伐军三万余人,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中央政府决定将每年的8月1日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

在中国,有一个与红军结缘,并成为叱咤风云、造就英雄的革命圣地,那就是长汀。长汀,星火燎原、红旗不倒,是光耀神州的红军故乡。

朱德总司令曾感慨道,在长汀的意外战果,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汀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和实践,留下了红军入闽第一仗、红军第一个军团建制、中医院、红军第一次统一军装、红军长征第一村等革命斗争史迹。

长岭寨大捷,是红军入闽第一仗。长岭寨南面有一条石砌小路从山脚一直沿陡坡通向山顶,整整5华里。石砌小路的一边是山坑深涧,另一边是难以攀登的陡坡。由于山高林密,毛竹杂草丛生,地势险要,成为汀州南面的重要屏障。这里也是四都等汀南乡镇通往汀州城的必经之路。

年3月14日凌晨,红四军从陂溪村飞兵疾驰至长岭寨山脚下。毛泽东、朱德下达了进攻长岭寨的命令:三十一团担任主攻,取道腾头脑印岭,直取长岭寨主峰;二十八团从右侧取道白叶竹子岭,攻占邻近制高点;特务营从左翼经牛坑迂回敌后,切断其后路。

红军兵分三路向长岭寨发起总攻,措手不及的郭匪兵还没反应过来,便被红军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窜,红军很快抢占了制高点,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敌人本无心应战,乱放几枪便四散逃窜。

长岭寨全景

毛泽东、朱德登上长岭寨主峰,两人并肩而立,远远地朝东方望去,一座古老的城池映入了他们的视野。毛泽东指着远处的城池问道:“那边就是汀州城吧?”

朱德点点头说:“对喽!年9月初,我和南昌起义军就到过汀州,汀州是个好地方,那里的老百姓好热情哦。我这次是故地重游啰!”

毛泽东望着长岭寨山麓硝烟滚滚的阵地说:“好!消灭郭凤鸣,打进汀州城去!”

朱德命令部队乘胜追击。嘹亮的冲锋号声响彻长岭寨山谷,红军战士跃出阵地,不顾林密山陡、荆棘丛生,个个如猛虎下山,直冲敌阵。特务营也在敌后响起了喊杀声,敌人腹背受击,纷纷投降缴械。

此时,郭凤鸣亲自带着营长,率领盒子枪队、教导团、大炮营前去长岭寨督战。说也奇怪,郭凤鸣的坐骑大白马,平时十分驯服,俯首帖耳的,今日大白马却像吃了火药,郭凤鸣一骑上马背,大白马立刻腾起前蹄,乱蹬乱踢,硬把肥猪似的旅长大人给摔了下来。郭凤鸣无奈只得改乘轿子,直奔长岭寨。

刚到离长岭寨5里的梁屋头,就闻报主峰及左右山头已被红军占领。郭凤鸣一边命令炮营猛轰,一边驱赶着教导团、盒子枪队往山上冲。

红军居高临下,沉着冷静,等待敌人的到来。

郭凤鸣见山头上没有动静,自以为能夺回山头。他率匪徒气喘吁吁爬到半山腰时,突然山头上红军枪炮齐发,弹如雨注,打得敌人抱头鼠窜、死伤惨重。朱军长一声令下,红军发起冲锋,以猛虎下山之势,杀向敌阵。敌人吓得互相践踏,夺路逃命。郭凤鸣在乱军中左腿中弹倒地,被他的外甥和几个匪兵扶着逃往山下。这几个匪兵架着郭凤鸣,跌跌撞撞逃到长岭寨山下的梁屋头村,在村旁的栗子树林里,有一个当地农民堆放牛粪的粪寮,他们赶紧躲进里面。

红军战士追到梁屋头村,赶紧分头搜索敌人。这时一位红军战士突然听到粪寮里发出“哼哼”的呻吟声,他立刻冲进粪寮,只见有3个匪兵在里面,其中有一个当官模样的胖子受了伤。

梁屋头村板栗林

红军战士大喊:“缴枪不杀!”

敌人见只有一位红军,便抄起枪对着红军战士想进行反抗,结果,红军战士手起枪响,一枪就把胖子给击毙了。这时,其中一个匪兵突然扑在胖子身上大哭:“舅舅啊舅舅!你不能死啊!”

其他红军战士听到枪声,立即赶来,将两个匪兵给活捉了。经过仔细盘问才知道,刚刚被打死的胖子正是臭名远扬的国民党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哭的匪兵是郭凤鸣的外甥。原来郭凤鸣的左腿负了伤,由他的外甥和副官搀扶到这里,想换成士兵的衣服逃跑,未料在此送掉性命。

长岭寨战斗前后不到3小时,歼灭郭凤鸣旅余人,缴获多支枪,还有一大批的武器弹药,红军取得了首次入闽第一仗的重大胜利。这也是红军自井冈山下山以来,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这时,中共长汀县委书记段奋夫已从汀州城赶来迎接红军。

长岭寨战斗纪念碑

“走,我们进城去!”毛泽东、朱德高兴地对前来迎接红军队伍的段奋夫说。

8年后,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在延安访问朱德总司令。回忆起红四军首次入闽在长汀的情景,朱老总肯定地说,在长汀的意外战果,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毕占云在其《三战闽西》一文中指出:“这次入闽,震动了整个闽西。反动团队,望风披靡,陈、卢两旅,龟缩固守。从此,闽西的封建统治,被我打开了缺口;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提高了群众的革命斗争热情;为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天下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进驻长汀。红四军军旗在春风的吹拂下猎猎飞舞,多名红军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如一股洪流,浩浩荡荡从古城宝珠门进入汀州城,千年古城汀州第一次迎来了解放。

红军消灭郭凤鸣的消息如春雷一般在汀州城上空滚动,汀州穷苦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整个汀州城沸腾了,大街小巷处处传来人们开心的谈笑声,这是汀州这座历史古城,自打建城近年来迎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春天。

杜鹃花开满山红,

长汀来了毛泽东。

领导工农闹翻身,

分田分地乐无穷。

(节选自《红军故乡》,曹敏华主编。文章略有删改。)

书籍简介

红军故乡

曹敏华主编

李文生张鸿祥执行主编

年6月/97.00元

-7---4

红色文化蕴藏红色的记忆,土地革命战争是红色文化的壮阔史诗,这个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成为长汀人民一种浓厚的历史情结。本书以土地革命战争为背景,围绕在长汀发生的重大事件,结合长汀革命斗争史实,再现红军故乡长汀一段难以忘怀的革命岁月。本书还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毛泽东等开国元勋在长汀的感人故事,介绍了杨成武等一批红土地的优秀儿子。全书共由红军入闽、伟大转折、福建苏区首府、红色小上海、转移长征、伟人风采、汀江骄子等七章组成。

书籍目录

第一章红军入闽

第一节长岭大捷

第二节鱼水情深

第三节军威大振

第二章伟大转折

第一节宏伟蓝图

第二节红旗跃过汀江

第三节农民暴动

第四节红色政权

第五节汀州整编

第六节东征漳州

第三章福建苏区首府

第一节中共福建省委成立

第二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

第三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成立

第四节共青团福建省委成立

第五节福建军区成立

第四章红色小上海

第一节私营经济和合作商业

第二节公营工业和公营商业

第三节交通邮电和财税金融

第四节文教卫体全面推进

医院——医院

第五章转移长征

第一节温坊大捷

第二节喋血松毛岭

第三节挥师长征

第四节红旗不倒

第六章伟人风采

春风化雨——毛泽东第七次到长汀的故事

运筹帷幄——周恩来在长汀的岁月

呕心沥血——刘少奇在长汀的故事

朱德在长汀的故事

纠正“肃社党”扩大化——邓小平在苏区的故事

情系工人——陈云关心苏区工人的故事

陈毅三次长汀行

聂荣臻三赴长汀出奇兵

一面扩红奖旗——叶剑英在长汀的故事

苏区财政制度的创立——邓子恢深入汀州建立中央财政制度

国家银行的探索者——毛泽民组建苏区国家银行

第七章汀江丰碑

杨成武(~)

傅连暲(~)

叶青山(~)

彭胜标(~)

涂则生(~)

刘昌(~)

林接标(~)

涂通今(~)

何廷一(~)

钟池(~1)

张日清(~)

罗洪标(~)

吴岱(~)

童小鹏(~)

黄亚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曹敏华,福建省优秀教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长期在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从事中共历史、中共历史人物和新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校优秀教学奖。学术专长为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和抗日战争史研究。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央苏区军事史》《福建改革开放的历程》等著作,多项学术成果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工作。

原标题:《建党百年特别企划

光耀神州的红军故乡》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党百年特别企划光耀神州的红军故乡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