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他一生苦闷爱吃肉,跨越大江南北,细数东坡的吃货历程
苏东坡晚年由于新党王安石执政意见不合被流放,好在“不杀士大夫”的理念在,没有被拿去了性命。一生在文坛政界做出巨大贡献,如今竟被流放,实在郁闷至极。不过郁闷过后苏轼有一项特殊的爱好倒是能够缓解烦闷心情,那就是吃。苏轼很喜欢吃肉世人皆知,只是很少人知道,现在大家都吃猪肉的习惯也是从东坡先生这里得来的,当年被流放到黄州的时候,没什么事干又心中苦闷,常常到赤壁滩上溜达,溜达出来几篇名震天下的诗篇,因为在城东坡地上开垦种田,索性就自称为东坡居士。
东坡先生看这里人们不吃猪肉使得猪肉非常廉价,被流放的日子又清贫,就买便宜肉吃,这一吃还真研究出美味来了,如今的东坡肉就是这样来的,只是,这东坡先生的原创实在不如改良版的。原来他是这样做的:把肉洗净切好放锅后,加水加盐,盖上锅盖等到肉熟,这就是原版,为此,东坡先生还写了菜谱。虽然这根本就是清水煮肉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不过这敢于尝试和创新的品质确实可贵。直到近代清朝开始,人们才开始尝试吃猪肉,一直传承到今天。东坡先生若是穿越到现代,吃了改良版东坡肉,不知会作何感想?
在黄州没待上几天,东坡先生又被贬到了如今的惠州,到了惠州可不得了,东坡先生看上了这里的荔枝,那一片片满山红艳的荔枝林,恨不得一天能吃上三百颗,这吃货最高境界莫过于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从此荔枝就出名了。虽然我们的大文豪三番被流放,晚年几乎没在家乡呆过,不过他生性豁达、洒脱大气的性格也是非常看得开,你们都说岭南偏僻路途遥远哪里能好的了,我却认为,只要心能安定下来,这里就是我的故乡!瞧瞧!这境界。
然而,新党王安石依然不放过他,这次被送到了海南儋州,当时的海南岛远离人烟,野兽遍地,几乎是蛮荒之地,如此绝境里,饿了没得肉吃,病了没得药拿,住没有好的房子,出门没啥朋友,冬天没有炭火可以取暖,夏天没有泉眼能消暑,想洗澡没有地洗,这么艰苦更不用提精神食粮了,没得书看没得纸笔墨水去书写,本地人说话又听不懂,实在是举足为艰。然而,苏轼依然不改吃货的本性。他在海边溜达的时候,看到沙滩里落满了生蚝,捡一些回家处理下,用炭火烤熟,别说,这生蚝外表长得不好看,肉还真鲜嫩爽滑!绝对的人间美味!随后赶紧写了封信给家中的儿子,告诉他生蚝的做法和美味,还交代儿子千万不要张扬出去,省得他们都来海南抢生蚝吃!东坡先生未免也太可爱了!古往今来,论吃货本性,只有孔夫子与他相较量了!
东坡在海南还学会了自制羊脊骨,依然出于穷去买最便宜别人最看不上的骨头,大刀阔斧砍成碎块,放锅中煮到熟,可千万不要把脊髓煮落了,不然东坡先生会心疼的,捞出沥水,烧炭火,放上去烤到焦黄,实在是人间美味!话说这东坡先生一炖骨头,整条街上的狗都恨他!东坡在海南倒是既然来了这就就安安心心待着,在这里教人们读书识字,讲文化知识,苏轼是儋州老百姓受教育的启蒙老师,所以一直到现在,海南人还把苏轼供奉起来,让苏轼受到万人敬仰和爱戴,在海南有个著名的“天涯海角”,可是东坡先生所写的!
东坡先生的豁达和吃货本性实在让小编佩服,看来以后一定要向东坡先生学习,敢于创新尝试,去做第一次吃生蚝的人!苏轼把眼前的困顿潦倒且活成了诗意人生,即使被流放到如此绝境,依然能够凭借自身的本事自在逍遥。幽默乐观的性情也让苏轼备受喜爱,他为我国宋词的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除此之外,苏东坡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豁达态度也成为后人瞻仰的典范,对大自然怀着崇高的敬意,能够用心灵去感受自然风光,用笔墨去书写江山美景,即使身处逆境,依然乐观面对,如此广阔的胸襟,着实值得后人学习!东坡先生能够将苟且过成诗意人生,我等后辈又岂能在好好的人生中去寻求远方?努力充实自己的内心,自然哪里能让心安宁稳定下来,哪里就是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