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为拍摄《庐山恋》,04年,放映场次多打多场,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放映场次之最》的荣誉。
虽然男主角没有成为她的新郎,却误打误撞成为了她的红娘。
与毛主席同游长江。
在事业巅峰时期,因为错误的选择,竟让事业一落千丈。
这个人就是张瑜。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消失在娱乐圈不怨任何人。
张瑜,年12月18日出生于上海,来自当地一位干部家庭。
由于从小性格活泼,长相乖巧,不仅是父母的宝贝疙瘩,在同学之间也很吃得开。
从小无忧无虑生活的她,喜欢动来动去,还能歌善舞,父母当时只想着把她送去学体育,谁也没想到要让她往演艺的道路上去发展。
可是考虑到一个女孩子整天流汗,又累又脏,于是在体育项目中给她选了个游泳的赛道。
事实证明父母的选择是对的,努力加上天赋,很快便在初中成为了游泳健将。
更骄傲的是,14岁的时候成功入选横渡长江学生代表团,有幸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畅游长江。
与伟人能够有短暂的交流、接触,任谁都会经久难忘,且历历在目。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张瑜很可能在游泳健将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在张瑜16岁的时候,上海电影厂决定拍摄《一分之争》。
为了能够挑选到心目中的演员,导演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筛选,很快就挑选到了张瑜的学校。
她并无意报名,只是陪着同学去的,给同学壮胆,意外被导演相中了。
而她随随便便应付的舞蹈,居然成功过选。
虽然电影无缘上映,但却让她与上海电影厂结下了不解之缘。
才初中毕业便被留在电影厂,因为电影厂的老师们都觉得她很有灵气,属于天赋型的演员。
这个时候的张瑜皮肤黝黑黝黑的,颜值还不算多么出挑。
有的人可能天生就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不仅能够很快领悟导演的意思,在镜头前的表演既自然又没有表演痕迹。
在《第2个春天》中,张瑜扮演刘之华,这个任务有一个典型的标志性动作,那就是一高兴便会不自觉
的
歪头。
这样的动作恰到好处
的
展现了少女的活泼与天真。
在《青春》中扮演金阿燕时,有一个吹刘海的小动作,也正好体现了这个角色不安于现在工作的性格。
当时与一众老戏骨袁岳、朱曼芳、李保罗、康泰等搭档。
而新人演员中除了张瑜,还有陈冲、潘虹等人。
最后两人先后当选影后,但这也是两大美女唯一的一次同框。
张瑜对于角色的理解,让这个人物在荧幕上呈现时,显得更加活灵活现,因此也受到了诸多导演的注意。
随后街拍了《啊,摇篮》、《春苗》等多部作品。
此时张瑜的演绎事业正处于爬坡期,显然是顺风顺水的仕途。
年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打算拍摄一部《庐山恋》。
开始这部电影的内定女主角并不是张瑜,定的是宫雪花,吴海燕,刘晓庆。
而这部作品对于女主角要求气质好,再加上女主需要常常与外国友人来往,似乎华侨更适合。
据传为了拿下这个女一号,宫雪华当时做了脸部微整。
可惜在三个待选名单中,因为闹出丑闻而被刷掉。
而刘晓庆因为档期问题无法出演。
吴海燕虽然是新人才进厂,但是思虑再三决定接拍舅舅亲自操刀的《等到满山红叶时》,婉拒了这部戏。
最终花落张瑜,导演选她是因为听取了厂长的意见。
当时厂长看见张瑜为了完成导演的任务,即便摔下马多次,也依然不服输的如期完成任务。
看起来阳光浪漫又纯真,很符合女主角的人选。
虽然长相并不十分出众,但却演出了后人无法复刻的经典角色。
影片一经上映,座无虚席,观影人次过亿。
庐山为此还特建了一座《庐山恋》影院。
这样的题材在当时算是CP的开山鼻祖,前无古人,每日都循环播放,直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当时张瑜扮演的女主角需要主动亲吻郭凯敏,第1次没有成功,拍了两遍才过。
两人略带羞涩,又有一点情愫模样,拍
的
恰到好处。
这部作品也成为了张瑜演绎事业的巅峰时刻,瞬间窜红为当时的一线明星。
是比刘晓庆还要家喻户晓的存在。
从此开启了张瑜潮,凭借该部影片唤醒了全国少女心的同时,还掀起了张瑜风,她的一切都成为了当时中国女性的模仿目标。
据报道,在当时这场84分钟的影片中就换了43套衣服。
而且大部分着装都是从香港特意购买的,足见剧组的大手笔。
误打误撞进入演艺圈之后,张瑜的演艺之路顺风顺水。
年时,在《巴山夜雨》中饰演稚嫩的刘文英。
在年接拍了电影《小街》,这是她与郭凯敏的二次合作。
在这种大胆前卫的使用短发,由于之前她的知名度,让她这一次的短发也在全国盛行来。
而她也并非大家表面看到的那么无勇无畏,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大胆剪成短发,也是鼓足争了勇气的。
刚开始内心相当抗拒,像男孩子一样的形象,让张瑜好几天都不敢照镜子。
就因为剪了短发,还闹出了笑话。
有一次张瑜急着上厕所,于是顶着一头短发急匆匆
的
进了女厕。
不巧碰上了一个带着红袖箍的大姐,看起来好像在维持秩序。
在张瑜即将进入厕所的一瞬间,一把从后面抓住了她。
并大声喝止道,你想去哪?
着急上厕所的张瑜,赶忙解释道我想去上厕所。
大姐却满脸愤怒地表示这是女厕所,你知道你在往哪跑吗?
张瑜满脸疑惑地表示:我确实是女的。
再加上当时两个人体格悬殊,大姐抓张瑜,就像拎小鸡子儿一样。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只是当笑话一样说于旁人。
王鸥还说自己的母亲当时作为裁缝,因为接张瑜同款服装接到手软。
同时还获得了百花奖,政府奖,金鸡奖,文汇奖。
是当时首位一年连获四冠的演员。
还有人将那一年称为张瑜年。
才24岁就已经称霸影后。
人一出名,观众自然将注意力从作品转移到了她的私生活。
她的感情生活相当干净。
当时大家都很磕他和郭凯敏这对CP,一度被大家看作中国的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
大家都以为他们,因戏生情,会将感情从戏中带至戏外。
而两人当时也确实对彼此有好感,但是谁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戏一拍摄完毕,两人的感情也就结束了。
虽然没能做成张瑜的新郎,但是却成了她的红娘。
而张瑜一生中也仅有这么一段感情。
通过郭凯敏,张瑜结识了张建亚。
作为当时的顶流,长相也不俗的张瑜受到了富商、名流的追捧,拥有大批的追随者。
张建亚因为和郭凯敏认识,想要郭凯敏牵线搭桥,促成自己与张瑜认识。
张建亚是一名导演,他的同学有田壮壮,陈凯歌。
执导过《三毛从军记》、《红象》等,也算得上是一名颇有才华的导演,并不是虚有其表或者只有铜臭味的人。
才子配佳人,自古有之。
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搭上线之后,两人初次见面,既紧张又羞涩,都没有恋爱经验的人,不知该如何相处。
难以启齿的话语,通过书信表达变现的自然且感情真挚。
于是两人开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笔友关系。
就这样接触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张瑜与张建亚逐渐走到了一起。
而在他两人交往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当时有两位小迷妹冒充张瑜,给当时体育界的新星汪嘉伟写信。
而当时汪嘉伟与排球队第一美女张洁云正在热恋,为了假张瑜不惜与女友分手。
可是很快汪嘉伟便发现了不对劲,他通过电视看到张瑜在澳大利亚拍戏,那她怎么可能在国内与自己互通信件。
通过调查终于得知假张瑜的事儿。
事后,汪嘉伟依然抱有一丝侥幸。
问张瑜那封信真的不是她手写的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也没有再过多纠缠。
那时张瑜一直与张建亚在热恋中,更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儿。
感情上顺风顺水的张瑜,却在事业上遇到了瓶颈期,她觉得自己需要充电深造。
于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往异国学习的旅程,在美国学习的她,起初感到孤独,与老公父母长期往来书信,以解相思之苦。
但时间一长,她与丈夫的感情便出了问题,终究还是败给了距离。
好在她与丈夫离婚之后,两人选择成为好朋友,或许这种关系能够让两人走得更远吧!
即便日后她又回到了国内的演艺圈,但曾经的风光不在新人辈出,再辉煌的曾经也成为了历史,只怪她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人之命在于把握或者有运气等综合因素,如一味汤剂,如何调剂配伍,很有讲究!
如果她不去美国“充电”现在也许会更好吧?
只能说人在最红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也容易失去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