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秋天,北京香山已是满山红叶。
卧佛寺东面的梁公墓,落叶缤纷满地。
此时的梁家后代,却从不同地方齐聚此地,进行一场庄严的祭拜。
这是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墓地,在与夫人合葬的正墓旁边,儿女们又竖起一座卧碑。
上面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女儿亲自撰写的碑文:
“缅怀音容,愿夫人精神风貌长留此园,与树同在,待到枝繁叶茂之日,后人见树,如见其人。”
那天,子女们在新碑的后方,种下一株白皮松,他们称它为“母亲树”。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缅怀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梁家的恩人。
世人皆知:古代北宋苏氏“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是世代流传的佳话;而近代民国梁启超的后代也毫不逊色,在乱世民国,谱写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族传奇。
其中,有我们最熟知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以及航天专家、火箭控制专家梁思礼…
子女的成才,离不开梁启超和妻子李蕙仙的教导,但更离不开小妾王桂荃的付出。
可以说:相比于子女的辉煌,王桂荃却一生是孤苦流离的。
17岁嫁入梁家,她便成为梁启超没有名分的妾室;她辛劳抚养九个孩子长大成才,却在命运的捉弄中,凄惨死在乡下的牛棚里。
相比梁家子女的传奇,王桂荃隐忍而沉默的人生,更值得我们去了解。
王桂荃原名王来喜,出生在四川省的贫苦家庭中。
4岁那年,因为父母双亡,她被迫寄人篱下,但同是贫苦家庭出身,失去双亲的王来喜注定无法得到亲戚的疼爱和关心。
后来因为亲戚的疏忽照顾,王来喜被人贩子拐走;先后被转手发卖四次,最后还是被贵阳的富贵人家李家买下,做了李家大小姐李蕙仙的丫鬟。
电视剧剧照
李蕙仙是出生名门的大家闺秀;身为晚清才女的她,从小熟读古诗词,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因为赏识梁启超的才华,在那个讲求“媒妁之言”的保守年代中,她勇敢放话——“非梁启超不嫁!”
面对佳人的倾心相待,梁启超自然是心动的。
年轻时期的梁启超
所以,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后,王来喜则作为李蕙仙的陪嫁丫鬟,一同来到了梁家。
因为自幼受苦,王来喜对如今安稳的生活很是感激;而她做事勤快、任劳任怨的性格,也让李蕙仙和梁启超很是放心,所以也将家中大小事务都交给王来喜管理。
此时的梁启超受西方文化影响,正在力图改革变法;对于王来喜的名字,他觉得过于俗气,便为她更名为“王桂荃”。
李蕙仙嫁进梁家后,因为身体羸弱,始终无法生育孩子。
直到年,才有了长子梁思成。
但梁思成身体自幼单薄,动不动就大病一场;身为正妻的李蕙仙开始担心起来。
要知道,当时晚清还未覆灭,人们的思想依旧封建保守;纵然李蕙仙是大家闺秀出身,但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要为梁家传宗接代。
所以,为了延续梁家香火,李蕙仙便把丫鬟王桂荃许配给丈夫做妾。
这年是年,17岁的王桂荃正式成为梁启超的妾室,多年漂泊的她也算有了归宿。
许是上天怜惜她,第二年,王桂荃就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梁思永,此后又顺利为梁家诞下三儿二女,分别是儿子梁思忠、梁思达、梁思礼,以及女儿梁思宁、梁思懿。
只是让人有些心酸,这归宿终究不是正大光明的。
因为梁启超是新学的倡导者,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者;出于对舆论的担忧,以及新法的推进,他根本无法给王桂荃一个体面的身份,甚至连“妾”这个名号也不被承认。
无名无分,却要生儿育女,这就是王桂荃在梁家的尴尬处境。
出身环境的不同,往往造就性格的不同。
即便李蕙仙和王桂荃相处多年,两人亲如姐妹,但性格却是截然不同。
或许是李蕙仙本就大家族出身,衣食无忧的生活给了她任性的底气,所以在处理家务事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发火;在对待佣人上,更是异常严苛。
而王桂荃恰恰相反,处理家务事她有着十足的耐心和包容性,对待佣人也是格外的仁慈和宽容,如果遇到佣人做错事情,她会从中周旋,只为了避免李蕙仙大发脾气。
这份贴心的行为,让李蕙仙对她愈加依赖,佣人们也对她格外敬重。
也是因此,梁家的大小家务事,都全被王桂荃包揽。
梁家众子女合照
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带着家人逃往国外。
流亡日本的那段时间,王桂荃也接触到先进文化和新思潮,甚至还学会了流利的日语。
这份主动学习的能力,也让她成为梁启超的得力助手。
除了帮助梁启超接待访客,她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李蕙仙;即便流亡国外的这段生活,极为清苦和艰难,但王桂荃总有办法,能够将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安排得妥妥当当。
她的性格坚毅也乐观,不管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是贫苦生活的修修补补,她从来不抱怨。
这种坚强和勇敢,也让梁家儿女对她无比佩服。
王桂荃与外孙
梁启超为了维护“一夫一妻”的制度,从未给王桂荃任何名分;甚至连王桂荃生育的孩子,也不被允许喊她母亲。
但王桂荃却用自己的美好品质,赢得了梁家子女的亲近和尊重。而李蕙仙的三个儿女更是感念于心,于是不顾梁启超的交代,主动以“娘”称呼王桂荃,另以“妈”称呼李蕙仙。
据梁思成回忆:
因为母亲李蕙仙脾气暴怒,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好,反而与王桂荃的感情特别深厚。
有一次,梁思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李蕙仙得知后十分生气,直接拿起绑了铁丝的鸡毛掸子要打他,王桂荃见状急忙把年幼的梁思成护在怀里。
就这样,李蕙仙的鸡毛掸子正好落在王桂荃的身上,留下一道青紫的痕迹。
李蕙仙看到这个场景,也不好意思再发怒。
所以“安抚”完夫人后,王桂荃又语重心长教导梁思成:
“不好好读书,将来一事无成。你爹已经很有学问,还不停地读书呢。”
王桂荃虽没有学问,但这番朴素而简单的教导,却给了梁思成深深的触动。
此后他待她似亲生母亲,却比亲生母亲还要依赖和信任。
到了年,梁家因为梁启超的去世,发生重大变故。
这一年,李蕙仙也因癌症去世5年了,身患重病的梁启超,也因为庸医误诊去世。
临终前,他将9个孩子托付给她,叮嘱她一定要培养好孩子。
她心痛不已,却坚定地安慰他:“先生放心,孩子们有我呢!”
体面而隆重的丧礼过后,王桂荃便一个人抚养梁家的9个孩子,其中最小的才5岁。
即便梁启超生前备受尊重,但常年的流亡和如今的战乱,也让梁家的生活入不敷出。
在如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王桂荃却要抚养9个孩子,她的辛苦可想而知。
为了能维持全家的生活,王桂荃只好把旧楼卖给了天津的一个郝姓富商。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家庭经济更加困难,为了维持家庭开支,她再次忍痛将新楼出租给横昌绸布店做账房和库房,仅留楼下东南角梁启超的一间书房,用来保存梁启超的书籍。
条件最困难的时候,她靠着洗衣服挣钱,靠着帮别人打扫庭院挣钱。
可以说:为了给9个孩子有个安稳生活,王桂荃费尽了心思。
同样的,即便条件再艰苦,她也牢记着梁启超的嘱托:将孩子们培育成才。
年,她省吃俭用,将女儿梁思宁和儿子梁思达送入南开大学,
年,她又变卖家产、四处借贷,将儿子梁思礼和女儿梁思懿送出国深造。
从梁家走出来的这些子女,也终究不负梁启超的期望,不负王桂荃的辛劳付出;众子女各有所长,个个成为祖国的栋梁。
王桂荃与她的子女及孙辈
先看李蕙仙生育的孩子:
长子梁思成成为著名建筑学家,当选中国科院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长女梁思顺成为诗词研究专家,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次女梁思庄成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再看王桂荃生育的孩子:
次子梁思永成为著名考古学家,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成为一名军官,参加了淞沪会战;
三女梁思懿成为著名社会活动家,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
四子梁思达成为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中国近代经济史》;
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投奔新四军,参加革命;
五子梁思礼成为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是后世对梁启超家教成功的最高褒奖。
但众子女成才的背后,何尝不是这位平凡朴素的母亲,最伟大和感人的付出呢?
对于孩子们的成家立业,王桂荃并没有任何炫耀,对她来讲,她没有辜负梁启超和李蕙仙的交代,这才是真正的安心。
面对街坊邻居的赞叹,王桂荃也只是打趣:
“我这几个儿子是挺有趣,又能盖房子,又能挖房子,还能炸房子,建筑学家,火箭专家,考古学家,都齐了。”
王桂荃的一生,始于漂泊,也终于漂泊!
这番结局,是悲凉乱世的缠斗,也是凉薄命运的无奈。
她勤苦了一生,却在最特殊的时代里,因为“保皇党的老婆”的标签,受尽,屈辱和磨难。
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得到了梁家9子女的敬重和疼爱。
但因为时代因素,却没有一个子女能够陪在她的身旁。
在最需要陪伴的日子,她却被荒唐的人们安排在乡下阴暗的牛棚中,最终凄凉离世。
回望这85年的漫长人生,她过得太苦,也过得太委屈。
因为身边没有亲人,还是好心的乡亲们,偷偷用破草席将她葬在了无名的山坡上。
直到混乱的年代结束,梁家的儿女们,才找到荒草丛生的那座孤坟。
后来随着局势稳定,梁家的后代们,将她移葬在梁启超和李惠仙的合葬墓旁。
它们为她立下一块卧碑,墓碑后是一棵白皮松,碑上刻有她的名字—王桂荃。
王桂荃的墓碑
梁公墓常年绿树如茵,能与小姐和先生相伴长眠,大概是她最想要的惬意和安稳。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王桂荃的一生,那一定是“平凡中的伟大”。
4岁父母双亡,6岁被贩卖的她,始终是平凡而普通的。
因为这份平凡和普通,她从不被上天格外眷顾,因此受尽了磨难和辛苦;但也是这份平凡,让她始终朴实温良,展现了最平凡女子的韧劲和不屈。
嫁入梁家虽无名无分,但却因为她的丈夫是梁启超,她的人生也注定是不平凡的。
为了延续梁家香火,她以卑微的身份生育6个子女;为了报答梁启超和李蕙仙的恩情,她以超越常人的忍耐力和付出,将9个子女养育成人,教导成才;
即便丫鬟出身,她却成为伟人妻子和院士的母亲,她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却可敬可叹。
她是旧时代最平凡的女子,也是最值得我们感谢和致敬的伟大母亲。
感谢她用善良仁厚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传统女子的坚韧和不屈。
感谢她以聪慧坚韧的品质,为新中国培养出卓越优秀的梁家儿女;
也感谢她慈爱博大的付出,让我们知晓了“母亲”两字的千钧重量。
若有来世,只愿这位勤劳朴素的伟大母亲,能够真正寻获自己的爱情,安稳无忧一生!
更多推荐——
名媛严仁美:美貌遭日本人垂涎,离婚惊动三大家族,岁仍健在
林洙嫁梁思成后:委曲求全整10年,他死后,她万卖林徽因嫁妆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炼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