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绚彩尚志
英雄之城,绚彩尚志,孕育着这块土地上英雄人民的风骨。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蚂蜒河流域繁衍生息。亚布力、耿家屯、青云、万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石斧、玉佩饰,仍在述说着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斗苦寒、战虎狼、猎猪狍等惊心动魄的故事。
如今,又余年过去,亚布力镇、长寿乡、鱼池乡、马延乡等多处金代遗址,布纹瓦及残片、窖藏铜钱、等物品,仍在述说着金代以前的塞外神奇。
自明、清以来,我们这块被朝廷称为“玛埏窝集岭”的土地,仍是一块未被大面积开垦的处女地,只有少数人散居于森林之中,以挖参、采珠、狩猎为生,直到今天,这里的泥土仍然那么芬芳,这里的空气仍然那么清纯,而这里的泉水依旧是那么甘甜。
直到年,我们这块绚彩的土地,才有了他的域名——珠河县。
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于年建立伪满洲国。年实行县制改组,将珠河县、苇河县由三等县变为二等县,仍归吉林省管辖。年12月,实行地方行政改革,珠河县、苇河县归滨江省管辖。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被奴役14年的东北人民回到祖国怀抱。嗣后,珠河、苇河两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县民主政府。是时,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熊式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并以国民党政府名义明令划分东北为9省,将珠河、苇河两县划归松江省管辖。年4月1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松江省民主政府在宾县召开松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珠河、苇河两县归松江省管辖。年11月,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和他所领导的抗日将士在珠河县的丰功伟绩,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年3月,苇河县并入尚志县,仍归松江省管辖。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撤松江省,原松江省所辖各县划归黑龙江省。从此,尚志一直由黑龙江省管辖。
生长于由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命名的这座城市,除了对英烈满怀的敬仰和感激之外,许多个晨曦暮霭,更感慨于这块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神奇。从锅盔山的山尖到帽儿山的山顶,连绵百里的群峰,遍布着大到壮牛小到花生米的鹅卵石;在密林山根,随意剥开一层土,总会找到大海里才有的螺蛳、蜗牛之类的贝壳类生物;农民在山沟里随意堵一个塘坝,不用撒任何鱼种,两三年泥鳅、柳根、白票子、鲫鱼瓜子便满塘翻水花,更有水底的蛤喇,成片地无限繁殖着……
这是一块怎样的黑土地哟?有如此的万般神奇?
这是一块怎样的黑土地哟?在遭受日寇蹂躏的时刻,让不足十二万人口的塞外县域,有六千多名优秀儿女跟随赵尚志浴血抗战,几乎家家有人打日本,游击活动区域由当初的三股流一带,扩展到松花江两岸,小兴安岭山麓40多个县广阔区域。年到年这十年间,向日军发起了多次战斗,打得日寇焦头烂额,恐慌不已,一个个惊呼:“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我查阅资料、寻访专家,大致明白了,我们的地域在最古最古的时候,时而海洋、时而陆地、时而火山喷发,最终形成了帽儿山、大锅盔山等山脉。特殊的地质条件,造就了尚志特殊的自然环境,绚彩尚志,有山、有雪更有了海洋的味道,孕育了人间许多珍奇。
这里的红树莓晶莹红润,宛若一颗颗浑圆的玛瑙,饱含天然水杨酸,令长食的老年人,焕发出青春的容颜……
这里的黑木耳光洁剔透,好似一只只玉猫的小耳朵,性平味甘,养血益胃、成为尚志六大产业之一的同时,更是尚志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这里更有数不清的山珍,黄蘑、猴头蘑、木耳等食用菌类,又有山葡萄、猕猴桃、山托盘等浆果类,更有储量极丰的剌嫩芽、蕨菜、黄花菜等山野菜类和人参、满山红、伏苓等中草药类;在茂密的森林中,有虎、鹿、熊、野猪、狍子、野鸭、山雉等兽禽……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当年,正是这些山珍野味,养育了赵尚志等万千抗日将士,支撑着他们拿起刀枪打豺狼!如今,这些山珍野味,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孕育着这座城市的富民产业,充盈着革命老区人民的腰包。
英雄之城,绚彩尚志。自解放以来,这块英雄土地上的人们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圆满完成各个历史时期任务,创造了骄人业绩。今天,尚志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七届六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活力尚志、法治尚志、幸福尚志、清廉尚志”建设,为实现尚志全面振兴而奋发向前!
刘延功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囚徒卧》上下部、长篇小说《三打帽儿山》、中短篇小说集《孩裆山》、长篇报告文学《张宝金与亿元村》、长篇纪实文学《莓乡史话》、《韩光在珠河》,十余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被收入《雪乡创业人》、《孩裆山》、《屯事儿》、《英雄背后的伟大母亲》等多篇作品在《中国艺术报》、《小说林》、《哈尔滨十年群众创作获奖作品选》中发表、近15万字的地名文化考究被收入《尚志地名考》、采写出《一代怪侠》、《石门沟军马场》、《尚志县政协成立始末》、《从逃难少女到统战部长》、《情系政协话今昔》、《创业者的足迹》等纪实文章先后发表在《尚志文史资料》第十二、十三、十四辑上。
13.1万字的文史资料被收入尚志市政协和哈市政协共同编辑的专辑《从光腚屯到亿元村》。尚志市第五、第六、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常委、政协学习提案文史委员会委员。先后当选为黑龙江省东北抗联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黑龙江省第五次、第六次作代会代表;哈尔滨市第六次、第七次文代会代表、作代会代表,尚志巿青少年文学院院长、《尚志文学》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