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探索过程就是蹚路过程。刚刚过去的年,余杭区农业农村局以实干和巧思,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谋篇布局产业蝶变升级、探索思考数智化发展,在“争创乡村振兴典范区、抢当共同富裕排头兵”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在年农历新年来临之际,杭+新闻APP特推出《乡村振兴踏“春”来》系列报道,以“走乡村、听乡音、忆乡情”,回眸余杭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能人能事,希冀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余杭区瓶窑镇的茶山上,种茶大户方林官正在手机上察看自家茶园的情况。“茶园里装满了摄像头,就像‘眼睛’一般,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和记录茶叶的生长情况。我们也不用每天跑过去看,轻松多了!”方林官笑着说到。
年3月,位于余杭区瓶窑镇的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宇”)正式启动茶叶数字化生产线及智慧茶园建设。“以前温度的控制、杀青程度的把控全凭经验,现在引入了数字化技术,可以把种茶、做茶的经验融入数字化,同时有了大量精准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及制茶效率、茶叶产量都将大幅提升。”九宇有机食品负责人高静介绍说。
九宇有机茶园风光
智慧农业的引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茶农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过去我们种茶成本高,辛辛苦苦一年也卖不了几个钱,现在有了高科技,我们不仅种茶轻松了,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方林官乐呵呵地说,去年,他还和村里的37户农户一起与九宇成立合作社,通过联农带农工作机制,现在一年赚的要比往年翻一番。
同样位于瓶窑镇的满山红蔬菜现代农业园(以下简称“满山红基地”),有一个平方米的智慧大棚。棚内装有智能设备,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实时调节棚内环境。“如今种植的技术含量高多了,机器代替了人工,这么先进的装置,过去想都不敢想。”园区负责人倪进庄感慨道。
每年春节,满山红基地都承担着保障杭州人蔬菜供应的责任。“春节间,我们有多亩留地蔬菜保障供应。如遇阴雨天,外地来的叶菜少,那么老百姓对本地菜的需求量将会更多。但即使这样,我们的供应也是充足的。”种了10多年蔬菜的倪进庄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保供信心满满。
满山红基地蔬菜大棚一景
将数字技术应用到“西部富美”建设中,是实施“数字智美”行动的目标。瓶窑镇数字化农业发展模式是余杭区数字发展的一个缩影,当下,余杭正从数字服务、数字产业、数字管理等方面着手,打造数字乡村,实现农业综合产能不断增加、农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治理不断升级,为农业插上“数字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