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乡土散文春耕
TUhjnbcbe - 2025/3/9 12: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遥想当年春耕忙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多少诗词,诠释着春光的灿烂。更有历代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在耕耘在播种,在描绘春天的美好。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参加县委工作队,到南安满山红大队参加组织协调春耕生产。我们住的附近是很有特色的闽南大厝,红砖绿瓦,连绵几幢,都是前屋后屋左右屋配套,人称“有林路富,没林路厝”,还被国务院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场保护单位。田野上春光烂漫,李花桃花争妍斗艳,白玉兰绽放芬芳,油菜花金黄一片。百花盛开,红的、白的、蓝的、粉红的,真的是五彩缤纷的美丽田园!其实,农村农民最懂春光一刻值千金,一过完春节,就已经开始备耕了。他们把耕牛养肥养壮,反复检测筛选水稻种子,整好农田,准备好农家肥料,购买少量化肥,选好秧苗田,开始漫水浸灌,撒种培育秧苗。

村前就是大片农田,有上百亩地,流水缓缓灌进田里,浸润泥土,泛起水花,没半天工夫,已成白花花一大片。绿色的田埂把农田剪裁成千姿百态:圆的,直的,三角的,四方的……农田上到处是忙碌的人,车水、戽水、挑粪、耕田、拔秧苗、插秧……伴随着吆喝声欢笑声,演奏出有声有色人气旺旺的春耕交响曲。

我们按上级要求有序工作,层层开会宣传布置,大队委会议,生产队会议,也有田间地头小磋商。其实农村干部对春耕生产更是轻车熟路,他们更懂灌水、下种、翻耕、插播,工作队只是宣传动员再检查落实。

当时农村多数是手工耕地,人在后面扶着犁把,耕牛拉犁,不时吆喝,慢慢耕耘;也有少数用手扶拖拉机耕地。有一次我看着看着也手痒痒的,正在操作的一位小叔叔,想试试我,加上旁人起哄,我就卷起袖子挽起裤管,接过拖拉机,启动杆插进机头,用力一摆,轰隆隆几响,发动起来了。我收起启动杆,回头操纵扶手,降下犁铧,翻起土块,横直深浅快慢,竟也操作自如,还获得一阵夸奖。这也是我亲历的初级阶段的机械化吧。其实,我曾在国营农场学过,还学过手工犁耙、插秧等农活,都比较熟练。

插秧是很有趣的农活。人们左手拿一把秧苗,拇指分秧,右手插秧,弯着腰往后退,一排排快速插播,横直斜都排成线,农民们一双巧手,飞花点翠,描红栽绿,把绿色铺满田野,铺满大地,播种希望的种苗。

翻山越岭检查春耕,我们所住大队有几个生产队在高山远寨,我们也要到实地参加春耕,走一趟实在不容易。大清早出发,每人带着一根比拇指粗的竹棍,做爬山的拐杖,更做赶蛇工具。据说蛇怕竹,也不知什么道理。那一次,我和两位工作队员到最远的山上生产队,早上7点上山赶路,还需要一位当地人做向导。我们顺着崎岖狭窄的山路,上坡过坎,还要拨开杂草荆棘,气喘吁吁地摸索前行。走着走着,突然草丛里响起“唰唰”的声音,一条棍子粗的大蛇蜿蜒爬出。我们毛骨悚然,挥着竹棍要打,向导冲上前,挥动手中竹棍,只是驱赶,并没打下去,一会儿那条大蛇滑溜溜地爬走了。向导说,蛇怕竹,一闻味道就避开,互不伤害,如打伤它,会招来同类的报复。

我们有惊无险地走了三个钟头,十点多才到那生产队。几座山坡都是梯田,层层叠叠,高高低低一直铺到山顶。多数3至5平方米,也有更小的。坡底几块水田,十多幢房子掩映在万绿丛中,还有几间石屋零星分布在山头地角。山腰云雾缭绕,遍野桃红柳绿,颇有世外桃源风范。可惜这些梯田太狭小,犁耙耕牛都挤不下,只好人工挖翻田地。人们挥着锄头挖土,踩着铁锹铲土。就是这样人工操作,他们也认真细致,寸土不漏。土地是神圣的,哪怕山高地薄,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期盼一分回报。生产队长简单介绍了春耕情况后,我们也交代了上级要求后,就卷起裤管下田劳动。下午4点多才匆忙下山,也是磕磕碰碰往回走,直到万家灯火后才到驻地。当时的工作队以至县社干部都这样不辞辛苦深入农村农田的。基层干部心系农村,扎根农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点赞发扬。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复苏。“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子敢出声”,讲的是青蛙。那个独坐林荫养精神的雄蛙一声“呱呱”吼叫,于是东一声西一声“呱呱,呱呱……”阵阵蛙声此起彼落响遍原野,这是催人春耕的号角,也是雄蛙求爱的信号。雌蛙们争先响应,纷纷跳跃而去,奔赴公欢母爱的浪漫历程,履行它们传宗接代的盛典。夜幕降临后,还是阵阵欢叫的蛙声,伴随朦胧月色,春风徐徐吹拂,带给乡村温婉美好,也像悠悠催眠曲,陪伴人们进入温馨浪漫的美梦。

审阅:白帆

简评:本文通过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己作为基层干部下乡指导春耕的经历,表现赞扬基层干部们不畏艰苦,心系农村,扎根农业,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

终审:严景新

作者:陈大树,厦门烟草工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土散文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