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上春山花山春晓
TUhjnbcbe - 2025/7/16 13:36:00
崔玉红过了惊蛰,天气渐渐回暖。尽管乍暖还寒,清清爽爽的风儿袭来,夹杂着些许寒冷,但阳光是柔和的,万物都生机盎然起来。住在花山脚下的我,总挂念着花山的梅花和迎春年花开了没有?午后的阳光让人从身上到心里都是暖暖的,这种暖意驱使我到花山上去转转。长寿湖里的冰已经融化,望一眼湖面,只见涟漪层层,这是春风特有的手笔,它一来,便解锁万顷碧波,叮叮咚咚表达着它对这个世界的赞美与喜爱,露出了清澈的水,还映出了岸边柳树柔美的倒影。湖边轻轻摇曳的柳枝已暗藏“春”色,密密麻麻的柳芽儿悄然冒出,泛出隐隐绿意。风车旁边还是枯黄的大草坪上,有很多大人带着孩子在放风筝,大人握着风筝,孩子牵着线奔跑,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风筝,犹如盛开在空中的花朵。最靓人眼球的还是那个章鱼大风筝,足有三十多米长,飘在空中就像是章鱼在天上游动一样,忽上忽下忽东忽西,它那长长“触手”在空中像飘带一样随风摆动,就像是在跳舞。它的舞姿太美了,那么优雅,飘逸,引得游人都停下脚步欣喜地仰头观望,有很多人快速拿出手机拍照,留下这精彩的画面。环绕花山的步行道上,不时有人在悠闲地慢步。一路上不断有人问我王母台和碧霞祠在哪?我正好顺路,便自告奋勇做向导给他们带路。王母台建于唐代,明初倾废。相传明初齐王妃到王母台降香,嫌道路遥远,又在牛山建一王母台。花山王母台失修,后多次重建王母台。每年的三月三庙会,王母台和碧霞祠前,热闹非凡,人流如织,隆隆的锣鼓声中,有唱大戏的,哼小曲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传统手工艺展示。每年的庙会,我也会到山上来,除了在庙会上逛逛,还到山谷里走走,享受花山春色。春天在回归的暖阳的陪伴下,正在姗姗的走来。我喜欢在山谷的小路上漫步,这样的小路比较幽静,适合静静地观赏风景和放飞思绪。石鼓小路两边枯黄的草丛里,已有星星点点的绿色,轻轻呼吸,嗅到了春味儿的淡香,空气里弥漫着潮乎乎的草青香气。在一块石头向阳的前面还看到了几棵如拇指大的野菜,我踩着松软的泥土上前仔细辨认,原来是荠菜和苦菜。峡谷的石头多,树木也多。松柏泛青了,榆树树顶上的枝条也柔润了许多,细细观看,灰白的枝条上已缀满了一串串米粒大的紫色花蕾。每年榆钱开的时候,我都会上山来捋些榆钱,回家蒸着吃。小时候吃榆钱,都是爬到树上去够。现在腿脚不那么利索,也爬不了树了。幸好石鼓里有很多小榆树,伸手就够得着。山峦间偶尔传来清脆的鸟鸣,婉转悦耳,犹如空谷回音,悠远而动听。聆听这灵动的鸟鸣声,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美丽,让人陶醉在初春的怀抱中。今年梅花谷里的梅花开得比往年要稍晚一些,已是阳历三月,梅树的枝条上刚刚开出如豆粒大的花苞。记得我刚搬到花山来住那年,这个季节,梅树已是满树繁花,每根枝条上密密匝匝,一朵挨着一朵,晶莹淡雅,含羞带笑,温柔又娇俏。淡淡的花香阵阵扑来,娇艳的梅花树树盛开。远远望去,满山红梅,一团团,一簇簇,像燃烧的火苗,十分热烈,十分耀眼。到了三月底四月初,花山的花也都渐次开放,那时花山就更热闹了,山谷里、小路上,到处是来看花的人。在一条小路两边,迎春的枝条已暗绿而柔软,相信很快就会冒出朵朵黄嫩的花。一袭清风拂过,春很快就铺天盖地了。简介:山东淄博临淄人,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读者》《青年文摘》《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春山花山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