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海阳有个战场泊寻找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TUhjnbcbe - 2025/7/26 18:56: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崔洪国,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多家主流媒体和胶东散文等微众平台发表各类散文、书评近70余篇。《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散文选读篇目,收录于《胶东散文年选》《清泉录—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等散文集。

战场泊—寻找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作者崔洪国

题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这些集体的记忆已经融入新时代“英雄气质、浪漫情怀、开放精神、精致品味”的海阳精神,被千千万万海阳人守望,敬畏,信仰,力行,赓续着。

(一)

海阳有个战场泊,据史料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有王姓住户迁居于此建村。后来明将在此摆阵打了胜仗,故命村名“战胜泊”。清雍正十三年(年)建海阳县后,刻有“战胜泊”的石碑上,“胜”字被毁坏,遂改名“战场泊”村。“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就建于该村。今年,战场泊村还被省文旅厅命名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并入选全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我在海阳徐家店工作的时候,曾慕名到战场泊去过。就在最近几天,我又一次到了战场泊,接受党性教育的同时,还有了在那里住宿体验的机会,并深入走进了战场泊。

和我一样,好多人到战场泊,不是纯粹的民俗体验,是寻找,是想从那些元素和符号中寻找一种风骨和精神,寻找一个民族集体的记忆。老槐树、抗日街、胜利广场、石碾、小四合院、忆苦思甜大食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团结起来去争取更大胜利”、“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些具有浓浓历史烙印的元素和符号在战场泊的民宿街巷无处不在。每一个元素和符号都是那段历史影像的生动再现,都是一部厚重的书,都是一个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是民族集体记忆的栩栩再生。这些元素表征的胶东人民豪爽仗义,无畏强暴,坚韧不屈,信仰坚定,追求正义的风骨和精神万古长青。一入住,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在战场泊的每条民俗街巷慢慢找寻着那些历史的印记。

那天下午,我和同行的同事一起瞻仰了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和大家一起认真听了纪念馆讲解员关于将军事迹的动情讲述。将军在海阳家喻户晓,战场泊村,乃至整个海阳都把许世友将军当做他们的亲人,走在街上,每一位村民说起将军在胶东戎马倥偬的故事都如数家珍,言语之间溢满了自豪。年,天降大任,将军受命于危难之时来到胶东,在营以上干部会上,他决绝地说:“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我来胶东就是要打仗的”。在胶东这片热土上,他与胶东人民面对顽敌同仇敌忾,敢打敢冲,指挥作战9年,曾在这里先后指挥了榆山大会战、发城围歼战、长沙堡伏击战、收复栖霞城等大小战役,“在胶东打出了一片天”。在纪念馆的浮雕上,我驻足凝望着那首慷慨激昂的诗“四十春秋数捷报,百万弟子唱大风。伏枥老冀戎心在,匣中宝剑紫气凝”,如今,许世友将军已经成为海阳的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坐标,已经成为民族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村的夜岑寂,天空朗镜高悬。晚上,我漫步在村子里继续为我内心的求索寻找着注解和答案。在村子入口处的一座桥上,我停下来,让身心沉浸在浓浓夜色的笼罩中。桥下不远处是一座人工的水库蓄满了水,越过水库堤坝,在桥下漫漶着,流淌着。桥的另一侧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黑魆魆地伸向远方。山上排列的是风力发电的风机,在浓黑的夜里一明一灭闪烁着红色的光。遥远的天空云层很薄,那轮半圆的月亮在云层中间出入着,离她最近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月光,星光,风机发出的红光和不远处村里的灯火交相辉映着,构成斑斓宁静的山村独有的夜景。不少农户家里都养了狗,偶尔汪汪叫着,在寂静的夜里传得清远刺耳。回到住处,屋内也是一地清凉的月光。这样的夜里最适合阅读,我开了幽暗的灯,在床头上展开随身带的一本高维生主编的《大散文》,回味着那些“极富质感,渐行渐远,却让人无比怀恋的乡村图景”,在阅读中修炼着自己的精神,把目光投向那些“原始风景”、“原生态”的元素和符号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阳有个战场泊寻找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