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2/27 23:23:00
编者语:下午接到李廉德老师私微我的稿件,看了即决定编辑出刊。他的这篇文章,回顾了跟余元钱老师交往的经历,写得有条理,内容具体,资料宝贵,从中可见他好学敬师精神,情感充沛,充满感激、感恩之情。余老师待人和蔼,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这是众多诗词朋友人人皆知的,因此受到许多文友尊敬。此文便是一份最好的见证。我是余老师的学生,李廉德老师是四十多年的文友,两者都永远值得我学习。老一辈人大多素质高,品德好,有仁爱之心,待人真诚、热情。他们那种谦逊、好学、勤奋的精神,经常令我敬佩,也鞭策着我努力做一点事情。文川山人、2、28诗坛教坛享盛誉诗品人品臻一流——余元钱老师与我的诗词情缘李廉德上世纪90年代初,我加入燕江诗社,跟诗友们常谈起余元钱老师。余老师的诗联屡见报刊,并频频获奖,大家都说余老师的诗联是三明地区、福建省乃至全国写得最好的。因此我不仅拜读他的大作,而且记住他的大名。年我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选集《笔耕集萃》,由林淑伟诗友寄给他一本,他从书中得知我跟他是年龄相彷的同行和同好。这算是我们在诗文中的隔空初识。年1月,我从教师进修学校退休。3月,被董殿亭为主任的市关工委聘当北门小学校外德育辅导员。燕江诗社挂靠市*协,叶培坤主席非常重视和关心诗社。其时,张志华老师是诗社社长,我是副社长。9月24日,以“让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校园”为主题的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我们看到三明一中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第一批诗教先进单位的报导和余元钱老师的诗教事迹,遂共同萌发响应中华诗词学会号召,向三明一中和余老师学习的想法,在永安中小学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并向叶主席和董主任汇报,两位领导异口同声表示肯定和支持,交代由燕江诗社负责实施。年元旦,永安市中小学诗词进校园活动在永安一中举行启动仪式,三明一中吴校长和余老师应邀在仪式上传经送宝。我负责接待、迎送,有幸识荆,余老师儒雅谦恭,满面笑容,平易近人。有感而发,写七律《致余元钱老师》,仰慕他“学富才高工格律”的学养,表达“诚心立雪拜师门”的愿望。致余元钱老师()诗名贯耳久相闻,新纪开元幸晤君。会友交朋情切切,传经送宝意殷殷。杏坛挥汗滋苗壮,吟苑挑灯照笔勤。学富才高工格律,诚心立雪拜师门。此后,我经常或电话或书信向余老师讨教,寄拙作请他审批,他都有求必应,及时回复,肯定成绩,指出问题,金针度人。年8月,省诗词学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余老师和我同时出席。我们第二次见面,久别重逢,格外亲切。在会上我们同时当选省诗词学会理事,此后见面机会就多了,方便当面请教。年,我出版拙著《仙泉诗选》,请余老师写《序》,他欣然答应。他在《序》中说:“李老师的诗词人生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为人谦恭,为学勤勉,为诗痴情。”这是他对我的鼓励和鞭策。诗集印出后,他吩咐我寄50本给他,赠厦门老年大学诗词班学员人手一册。随后,他精心筹划在该校举行《仙泉诗选》研讨会,亲自主持,安排我谈创作体会,请*如传老师作专题评论,学员自由发言后,余老师作总结。这样大场合的面对面交流,吾乃平生第一次,感动莫名,获益非浅,为日后的诗词创作指明方向。年春季学期,永安老年大学增设格律诗词班,我应聘当授课老师,要自编教材。年余老师编印《诗词曲写作技巧讲义》,寄一本给我,雪中送炭,爱不释手,摆在案头当作备课参考工具书。年,我出版《仙泉斋诗文集》,请余老师为“诗联卷”点评,他又欣然应允。他的文题是《秀出燕江笔一枝益精为艺称其诗—-简评〈仙泉斋诗文集〉?诗联卷》,他说“在《仙泉诗选》的《序》中,用三句话概括其诗词人生”,“今纵览其《仙泉斋诗文集》之后,可再加上一句:为艺益精。”接着,他“现数举几例略陈于下”:“一、谙于格律”,“二、娴于用典”,“三、善于技法”。此文以《简评李廉德三首律诗》为题,入选年香港风雅颂诗词学会主编的《夏声拾韵(第七期)》。余老师的“简评”,让我增强创作的信心,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余老师为人作嫁的精神让我感激和感动。这年,余老师赠我诗联选集《未名集》,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如饥似渴地拜读,写了《恭贺余元钱老师〈未名集〉出版》6首绝句,倾吐读后感言。恭贺余元钱老师《未名集》出版()一高档精装欲夺眸,骚坛黉苑数一流。未名湖畔多才俊,一部华章万古留。注:“未名湖”代指北京大学。余老师于年北大哲学系毕业。二雅集皇皇集大成,笔耕舌播尽倾情。珠玑字字追唐宋,舜日骚人肺腑声。三学富五车八斗才,逢春喜雨杏花开。引吭挥笔诗泉涌,宋韵唐音任剪裁。四漫道人生命乖张,偶然寓必愿终偿。真金无论居何处,不遇文王亦发光。注:余老师在《自序》中说:“学诗、写诗、教诗,而今出诗,皆偶然也。”“文王”指代识才者。姜子牙80岁遇文王受重用。五捧读挂瓶心亦舒,天书不品品诗书。行间意蕴凝神力,胜药驱魔病自除。六骚人师者一肩挑,赫赫双赢足自豪。高唱阳春圆美梦,鹭江贺喜涌诗潮。年11月中旬,董校长得知余老师到三明老年大学讲课,嘱咐我出面邀请他为永安老年大学开一场讲座。17日早晨,余老师从三明赶到永安老年大学,不顾劳累作《诗词曲创作指南》讲座,让爱好诗词的老年朋友享受一顿美餐。我即口占七绝《聆听余元钱老师讲座有感》,对“逢春老树举吟旗”的赞叹。聆听余元钱老师讲座有感()骚坛翘楚杏坛师,名响如雷四海知。甘做园丁醉秋圃,逢春老树举吟旗。年,余老师出版《未名论丛》,寄赠一套。我连续三天昼夜拜读,获益良多,胜过几十年阅读有关诗词理论的古今书籍,也从中了解余老师的传奇人生。故情不自禁地吟一首七律,表达我对他的敬仰之情:拜读余元钱老师《未名论丛》()洋洋四卷尽华章,鹭岛名师继宋唐。骚苑挥毫追李杜,杏坛耕舌匹陶王。为人乐授金针秘,忘我甘燃蜡炬光。三立人生终不朽,白衣卿相又何妨!注:1、“陶王”指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和诗人、教育家王力。2、“金针”出自金代元好问《论诗》诗句:“莫把金针度与人。”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3、“三立”是谓立德、立功、立言。4、《未名论丛》《卷末自题》结句“白衣卿相度人生”。余老师的《未名论丛》、《格律启蒙与创作技艺》和于海洲老师的《诗词曲赋修辞技法》,都是我摆在案头,在教学和创作中随时翻阅查考的宝典。年,余老师从教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