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晓看天色暮看云“嘟……嘟……嘟……”晓茹赶紧拿起电话,一看,是六院邱院长的:“晓茹,是这样,市卫生局要求我们六院举办一个‘疫情期间心理干预热线’,需要心理学会同仁们支持。具体怎么做你计划一下!”邱院长的声音带着些许急切。“好!好!"晓茹忙不迭地应允着。年的春节,注定不寻常。从早先的风传,到年三十前夕的武汉封城,晓茹敏锐地觉察事态严峻,已经和心理学会骨干罗文娟、万曲一起,大年初二就在一个学生家长群里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现在邱院长下达任务,晓茹立即行动起来。首先电话联系学会骨干成员陈百禧、陈美英、罗文娟等人,然后草拟一个通知,
春天就是多变,早上细雨蒙蒙,刚刚是多云,而现在太阳已从云层里透出金色的光,就要放晴了。晓看天色暮看云。文学家吟诵这样的诗句,倾诉的是朝朝暮暮、焦首煎心的相思;而作为心理学人,我们是从容的,并且会把这分淡定从容,传递给每一位来访者。
2、春山夜静宽敞的街道,那么安静,比桂花早晨去上班时只稍稍多了几个人。桂花下了公交车,往一条有两家药店的巷子走去。前天、大前天都来问过,口罩售罄;昨天下午下班时又去,还是扑空!只得央求店员,如果到货给留点,哪怕几只呢!几天的交道,药店的店员都熟了,两家都答应桂花:如果有货,给她留几只。桂花的先生是独子,自从先生过世,桂花就成了家庭的主心骨。女儿十四岁了,又聪明又乖;公公婆婆日渐老迈,桂花原来是周末带女儿回家,与二老共叙天伦,现在疫情非同小可,桂花几乎每天都去。与老人聊聊有关疫情话题:新情况啦、永安又去了第几拔援鄂白衣战士啦,叨几句家常。问到第二家店,终于有留下一小包口罩。穿粉色工作服的店员微笑地看着桂花:“看你跑这么多趟,特地留下一包!”桂花道了谢,拿着口罩往家的方向走,在心里暗暗长吁了口气。女儿她爸是公婆的独子,不能让老人有孤苦无依的感觉!虽然强调不出门,但是有口罩,总是多了防护,在于老人也是心理的安慰!心里轻松,脚下也轻快了,很快就走到了公婆家。“爸!妈呢?”公公在客厅沙发看电视。婆婆从阳台迎出来:“桂花,你买到口罩了?”“是啊,你们轻易别出门,要买什么等我回来去买,万一出门一定戴口罩!”桂花认真地说。虽然电视、报纸都有疫情期间如何防护的广告,但桂花还是觉得自己再说一遍很有必要。心里惦记着女儿,桂花告辞了公婆又快快地朝自家方向走去。自己的小家离公婆家不远,隔着一条小河,走路只要十分钟。当初买房时特意选这个地址,女儿上学近,离公婆家也近。回到家,乖女儿在做作业。因为疫情没有开学,负责任的老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