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9日,凤冈县某单位一女职工牟某被诈骗分子以网购退货为由层层设套,不到一小时被骗走18万余元。
当日11时许,在凤冈县和平路附近的牟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唯品会的客服人员。
诈骗分子
“你在唯品会上购买的一条儿童裤子有质量问题,穿上会过敏,需要回收并给你退款”。
“我确实买了一条裤子,孩子也穿过几次,但是没有发现过敏问题。”
牟某
诈骗分子
“需不需要退款?”
“需要?”
牟某
诈骗分子
"退款需要加QQ,于是牟某加上对方的QQ,对方通过QQ语音电话说退款需要在支付宝上进行"。
诈骗圈套已经设下!
放下诱饵等“鱼”上钩
但牟某浑然不觉,按照对方的要求打开支付宝,跟着对方的提示打开了“我的备用金”并将元提现至自己的银行卡内。
然而,对方说资金领多了,需要退元回去。牟某又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转了给对方给的指定账户。
一个常见而又老套的诈骗套路来了!
征信有问题,要求下载App
牟某转了元后,对方又说牟某的征信有问题,需要下载一个“平安金融”的软件。于是,牟某又按照诈骗分子的指示操作下载并注册了“平安金融”,跟着对方的指示又在“平安金融”上贷了元人民币,贷款成功后牟某又将钱提现并转至对方提供给的银行卡内。
真正的圈套开始!
连环设套损失惨重
诈骗分子:“你的支付宝安全系数低,需要打开你的花呗以及借呗,将你的花呗和借呗额度提现完并关闭,否则每个月会还钱,还会影响退款”。
听到此处,牟某还没有起疑心,又按照对方的操作将花呗里的元套现至其妹妹的支付宝上,让其妹妹通过支付宝在转账至她的银行卡上。
不知是不差钱还是什么原因。此时的牟某,面对涉及5万多元的转账,竟然没有丝毫的醒悟和察觉,乖乖的将这5万多元转到诈骗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上。
然而,诈骗分子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5万多元对他并不满足,罪恶之手没有停止,又施此计要求牟某在借呗上借了元转到其提供的银行帐户上。
等转完这笔帐,牟某才幡然醒悟,发现不对后报警。但此时狡猾的诈骗分子早已将钱转走,哪里还有分文。
案件分析
分析这起案件,首先是牟某为了贪图两百元的退款,被诈骗分子引诱;其次是没有半点的防备心理,面对诈骗分子要求下载App贷款转账,没有半点怀疑;再次是面对大额转账时还不醒悟,对方要求转多少就转多少,等痛失钱财时,为时已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