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杜鹃花文学第期,李祖仁禅意散文
TUhjnbcbe - 2022/6/12 21:31:00
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

编者语:

文友祖仁,长期以来工作闲暇之余,或写作,或品茶论道,或临池挥毫,或操刀篆刻。诗词、文章为闲余之一,其禅意散文别具特色,文中生活与哲理、禅意融为一体,作品精短,含英咀华,耐人寻味。

本期五篇作品,虽取材于生活,却蕴涵丰富而意味深长。如:《福虎迎福年》道:“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新桃换旧符》谓:“辞旧迎新,迎的不仅仅是新年,还有一个崭新的自己”《谦让之美》言:“只有学会谦让,方可得喜悦之人生。”《以徒为师》中云:“故师人者,既师于古,复师于人,又师于徒,方为良师。”一语概括之。《日子如常》中以“淡”为话题,说“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此是真谛。

诗有诗语,文有文语。祖仁,诗文皆通,深修厚养,乃地道文人,目光深邃,遣笔有道,涵养优雅,令人钦佩也。

文川山人

、2、22

李祖仁禅意散文专辑

?

1、福虎迎福年

?

过了小年,虎年渐近了。站在壬寅门槛上,观岁月辗转。南窗灯下,篆刻福虎,迎春祈福。肖形动物入印,先秦时期即已有之。肖形印之妙,在形中有意,意中潜形。形之似与不似全以“意”会之。虎者,山林之君,百兽之尊,勇猛、威严、权利和荣耀之象征。国人自古喜虎,常以虎之形象祈福。虎与福、富谐音,因此虎年又被称作福年,寓意福虎伴鸿运,富足又安康。福年福虎,颇为讨喜。篆刻肖虎贺岁,不单只为应景,而是希望多年之后,留下一些文化上有意思的小东西。一枚枚福虎,洋溢着福年的小小福气,小小祝福,小小满足。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少欲知足,方为最大之财富。福气不必太多,小小一点,浅浅尝,细细品慢慢酌,方能领略个中之美好。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自造福田,自得福缘。真正高贵的人质地柔软,如水曲折婉约,不择大小细流,汇成百川汪洋。佛说:大千世界,只有心量大的人,福报才会大。夜已是深了,经年的过往,静静地流淌。一个人,一枚石,铁笔刻画,充盈着欢喜与幸福。轻抚岁月,一枚印或许就是一个故事,石里的时光,从来就未曾老去。斑斓之流年,有太多的感动,让寒冷的初春充满温暖。时光总是许以柔软,因为见证了太多的善良。得或失,成或败,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会过去,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窗外,街灯多姿而丰盈,日子既安于烟火,亦放牧诗意。拥之则安,伴之则暖。又是新的一年了,阳台的那株小花,依旧笑容灿烂。

2、新桃换旧符

?

又要过年了,便有了洋洋喜气,融融暖意。人们的忙碌与欣喜,安顿着每一颗漂泊的心。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雨夜得暇,应友索春联之求,研墨挥毫。吉祥贺词好兆头,祈愿事事皆亨通。生活,大都带着烟火气息。传统的元素,构成了国人身份与文化认同。桃木辟邪源自上古。桃符,承载着悠久之习俗。传说:一株巨桃树下有降魔神将,保护人们不被恶*伤害。人以桃木雕刻神将之像,摆放门前驱邪。而后纸画肖像代替了木板,为桃符。经再简化,变成红纸上的神将名字和桃形,最终成了今日的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红彤彤的喜气,令人为之喜悦。历尾话年,桃符换新,对联里藏着人们内心的愿望。祝福是一种心仪美好的内心自觉,是对于生活的敬重。时日匆匆,街上的人们,脚步不停,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日子,只有被岁月打磨才足够厚重,世界也没改变什么。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跋涉于岁月之笔端,书写属于自己的光阴,且把内心认真清理。辞旧迎新,迎的不仅仅是新年,还有一个崭新的自己。生命的每一个过程,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会过去。能了知本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皆可随心而转。时光流逝,不要执着于曾经,而是令眼下岁月绽放成花。窗外的雨,湮没了街的喧嚣。走在这个淡然的人间,需要的是一份平和,平静。人生冷暖皆为留白,粗茶淡饭亦是幸福。雨丝中,窗台那丛墨兰有一种逆光的美,透着清喜。

3、谦让之美

?

雨夜,有一些清冷。学*托友捎来几枚伊犁印石,并嘱试刀,乃篆刻让庐。学*居巴蜀之让水湖,以让名庐,寓谦让之意。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弟子箴言?崇礼让》说: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谦让,乃人生之至纯。谦让,人之优秀品质的体现,也是化解矛盾,处理问题之方法。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生活中多一份谦让,就少了一份恩怨。让一步即心,退一步是情。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需要有大的格局,一个人格局大了,未来之路才能宽阔,只有视野开阔,才能找准人生定位。能弯曲之树并非廉价之木,有谦让之心的人亦非平凡之人。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纷扰尘世中,生活各自不易,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谦让非懦弱,而是海阔天空的宽容,不是卑下,而是心存善意的退让。只有学会谦让,方可得喜悦之人生。面对滚滚红尘,能保持谦让之心,又何尝不是一种平凡中的淡泊之味。斜斜的雨丝,伴着若有若无的淋淋漓漓,寒冷冬夜,台灯静静泊成一弯暖色。于艺与技,我尤心仪*牧甫。操刀刊石,追求光洁挺拔与气韵畅达,于拙涩中透着劲峭与爽利。一刀、一石,便是一段静谧的光阴。雨仍在下,人们依然匆匆而行,名利街上熙熙攘攘。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心若谦让,时时皆春。人如花开,就淡淡而美。

4、以徒为师

?

小寒,夜雨,风凉。与学弟围炉品茗,小屋便有了温暖的气息。妄为创业导师二十春,便享受了这个过程。忙碌没什么不好,这样更为充实。尘世中,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味。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亦有不一样的风景。学会欣赏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深知师之传道解惑之义理。然,传道解惑中,颇得学习反馈之乐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月有月的明亮,星有星的璀璨。一花一世界,内心没有分别心,乃真正的修行。比别人早起的人,更易接近成功。每日便与学弟们互为打卡,相互督促。生活就像水中的鸭子,表面非常从容淡定,其实水底下在拼命的划水。思考,行动,坚持,自律,让你成为想要的自己。做人须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照此去行,乃一生受用不尽。古人云: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仲尼志意不立,曰:吾以夫六子自厉也。孔子以每一位弟子为“榜样”来不断的提升自己。韩愈《师说》里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徒为师,就是靠徒弟的好处,以融化感应自己的缺短而得其养。学弟偶有创业之出人意者,皆可借鉴自运。故师人者,既师于古,复师于人,又师于徒,方为良师。为何要谦卑,因为没有什么可骄傲的。雨丝,细细密密,窗台上的兰花,灿烂着生命的美丽。望着它,有一种莫名的欢喜。

5、日子如常

?

过年了,到菜市采买便成了日常。如常之美,总在日常。踏进市场,喧闹涌动的人潮,繁华的市井气息,有着真实的感动与亲切。档口阿婆下岗卖菜三十年矣,世事真的一如往常,季节暂转流逝,日子仍旧如此这般的过着。喧嚣过后,只有静下来,方能体会生活的苦辣酸甜。其实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幸与不幸,会让人经历快乐与悲伤,然后成长。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平平淡淡方为真,聪明人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尽享当下的时光。当下,乃过去与未来之交汇,是将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地方。昔日的棱角被一点点的打磨光滑,记忆深处,依然飘散着芬芳。日子如常,却非一成不变,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它却与你无关。在浮躁的时代,学会聆听时光的声音,将日子过缓。世事无常中,便是如常之循环。临窗,有风拂过树梢,看阳光穿行辽阔尘世。节假,有亲人相偎,有胜友欢叙,有书相伴,难得清欢。柴米油盐的清淡,虽平淡却也安稳,所有的遇见充满暖意,这样的日子,是明亮且温暖。时光如此从容,尘世烟火里,岁月仍旧悄悄流淌。一饭一蔬,一朝一夕,生命的本质,生灭如常。流年,依然于季节的轮回里浅吟低唱。人生,犹如花开花落,各自绽放。佛说: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世事无常,但无常便是有常。时光的长廊,流淌着些许心事。端坐于季节的转角,在一缕茶香中,操刀篆刻“如常”。时光,依旧安寂,且暖。

作者简介:

?

李祖仁,资深媒体编辑。修业于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师从余纲,林兴宅,李刚田教授;研修于中书协刘洪洋导师工作室。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京东印社会员,李刚田导师工作室成员。篆刻清雅峻逸,散文充满禅意,富含人生之哲思。

?《杜鹃花文学》征稿说明《杜鹃花文学》是“紫云山文友群”期刊中的对外期刊(公益性网络纯文学期刊、无稿酬),面向全国,是大容量(万字)、大时空、大文化(包含各类纯文学作品)的文学期刊,坚持*的“双百”文艺方针,“二为”方向,文友群的“两个全面”(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全面地发展和繁荣文学)办刊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文学性,追求大气、高雅、高质量,刊载各类体裁和风格文学作品,欢迎全国各地文友们投稿登上《杜鹃花文学》平台,展现人生亮丽才华!一、稿件要求:作品必须属于原创,拒绝在其他微刊、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鹃花文学第期,李祖仁禅意散文